实训班开展院优秀科技人员座谈会
为促进2018年度新进职工实训班学员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了解,加强对未来科研工作规划的认知,9月20日下午我院优秀科研人员座谈会在奉浦机关大楼第六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实训班班主任侯瑞贤老师主持,邀请了作物所曹黎明研究员、生态所周胜研究员、食用菌所杨焱研究员和信息所李琳一研究员,为2018年度新进职工实训班学员做关于入职以来的成长经历分享,包括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
会上,曹黎明研究员对作物所的学科分布(水稻、油菜、玉米和农产品保鲜加工)以及水稻育种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以及如何撰写科研项目,怎样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推广,怎么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价值均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同时,对实训班学员提出了“3多”建议,“多学习总会有用处、多做事总会有收获、多和团队人员交流学习,发挥自己所长,总会有机会”。与此同时,还建议新学员对上海农业的发展和定位,以及政府对上海农业的规划要有一定的了解。
杨焱研究员在座谈会上就现在研究的食用菌深加工技术和大健康农业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叙述,并结合自身科研成长经历分享了3点经验,学员们要学会从学生向职场人员的角色转变,从高校专一的基础科学研究逐步向多领域多学科方向转变;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多静下心来思考,做好手头每一件事情;作为农科人要“怀揣梦想,不忘初心”,因为科研之路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要坚持下去,不要忘记自己当初来农科院时的梦想和初心,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珍惜和抓住每一个机会,厚积薄发,总有一天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周胜研究员为学员们介绍了低碳循环农业的发展和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以及为什么会选择来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就职,如何快速转变角色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更好地调整步伐为自身发展铺路。周胜老师给学员们提出了三个“一”的建议,“承担一个自己的科研项目”、“尽快的发表一篇来农科院以后工作的文章”、“尽可能的申请一个基金项目”,找准自己的定位,结合自己和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在2-3年的时间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突破自己,这样才会有稳健的发展,为自己的科研奠定基础。同时周老师还讲到,在科研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学会思考,拥有激情和热情,珍惜当下,现在走的每一步将来都会有收获和成果。
李琳一研究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一路成长的过程,讲解了遥感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未来的前景,及她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感受。李老师谈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是有传承、有平台、有机遇、有爱的单位,各级领导对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和生活都会给以很大关心和支持,包括青年成长计划、扬帆计划等科研项目的设立均是为青年职工提供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使得各位新职工对课题申请以至于职业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以后的研究和课题申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同时,4位优秀科研人员座都讲到2018届新职员们要珍惜这次实训机会,多交流学习,接触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研究,增进彼此的友谊,加深对农科院的了解,不断积累,努力奋斗,提升自己,去迎接每一个机遇和挑战,成就属于自己的卓越。
通过此次座谈会,学员们对农科院的概况、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和科研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各位科研专家的鼓励下备受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立足实际,克服困难,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当中去,追求卓越。就像李琳一老师所说的“上海是一座充满美好的城市,但所有的美好需要每一个人不断努力去得到”,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能力,在平凡的科研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