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玉米智能数字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行动方案和文件精神,促进现代种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应对国家粮食安全挑战,推动育种技术的工程化、智能化升级,促进数字育种全球实践与创新,由我院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主办,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和数字种业联盟共同承办的“第一届玉米智能数字育种国际研讨会”于2024年9月2-3日在上海召开。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巫永睿,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处长徐杰,上海市科委生命科技处处长董潋滟,市财政局农业处副处长严小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全球玉米项目组主任、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玉米专业委员会主席B. M. Prasanna,CIMMYT驻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中虎,数字种业联盟主席张孟玉,以及来自CIMMYT、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沈晓晖主持。
蔡友铭致欢迎辞,代表会议主办方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在生命科学技术进步的当下,AI、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带动了农作物育种向数字育种时代迈进,智能数字育种为种业创新带来无限空间。他认为,数字育种具有三个特征,一是应用场景更广泛,所有育种活动都可以统一为数字搜集、分析和选择的过程,从大田到实验室,从表型到基因型,多维度和多技术整合数据,助力从传统育种到数字育种升级;二是育种效率更高效,以数字为媒,充分利用各时空纬度搜集的数据,更快速地进行育种选择和新品种选育;三是育种选择更精准,充分采集分子生物学数据,基因芯片数据,传感器搜集数据,利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处理育种数据,使育种过程的选择更精准、可靠。他表示,本次论坛将进一步加强我院与CIMMYT以及国内外科研单位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助力上海特色玉米智能数字育种创新能力的提升。
徐杰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农业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加强统筹谋划,重点聚焦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攻关和战略布局。上海市农科院的鲜食玉米研究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特色,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希望市农科院进一步聚焦数字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和重大品种培育,以优势品种为载体,引领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技术和模式创新,持续提升上海鲜食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董潋滟表示,全球种业迎来新型生物技术叠加图像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融合的数字化变革时代,上海将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希望市农科院加强国际交流和开放合作,推动玉米智能育种科技创新和全球实践。
严小庆强调,上海一直重视和支持上海研究单位与国际研究机构的国际合作,对市农科院在加强国际合作和推动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市农科院借助国际合作平台走出国门,将上海的鲜食玉米科研优势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会议以“数据驱动玉米智能育种,推进全球实践与创新”为主题,邀请B. M. Prasann、何中虎、我院作物所副所长郑洪建作主题报告;张孟玉、巫永睿、CIMMYT拉丁美洲玉米育种首席科学家Felix San Vicente、CIMMYT育种数据开发首席科学家Kate Dreher、扬州大学教授徐辰武、CIMMYT亚热带玉米育种高级科学家Thanda Dhiwayo、山西省农科院高粱所副所长冯万军、CIMMYT分子育种高级科学家张学才、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员资深研究员徐云碧、北京天丰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洪、天津极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焦成智等11位专家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涵盖玉米智能育种工具开发、数字时代的国际种业发展、可视化TFSeeds育种智控台、基因测序等研究方向,共同探讨和分享玉米智能数字育种的最新进展、技术突破和行业趋势。
B. M. Prasanna介绍了智慧育种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CIMMYT工作的关注点,在种质表型精准鉴定、基因组选择/预测、基因编辑、数据与分析方面的工作进展,提出了CIMMYT与中国的合作计划和工作愿景。
郑洪建介绍了我院和CIMMYT合作成立的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近年来在特用玉米分子育种研究上的进展和成效,提出未来五年新一轮合作共建将重点围绕数字育种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上海鲜食玉米种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圆桌论坛环节,专家学者们围绕“利用CIMMYT热带玉米种质、携手实施玉米种质创新与利用”和“玉米育种前沿技术与应用实践”等话题展开讨论。
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我院庄行综合试验站的玉米试验基地、新品种测试基地和药食同源作物展示基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