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国际合作>详细内容

生态所科技人员应邀参加第十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

来源:生态所 作者:蒋铮 发布时间:2024-09-30 08:53:0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4年9月21-24日,第十届亚洲低碳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w Carbon Asia, ICLCA)在大连市顺利召开。我院生态所低碳农业团队周胜研究员、孙会峰副研究员、王从副研究员、张鲜鲜博士和蒋铮博士受邀参加本次会议。此次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马来西亚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亚欧等国家的百余名低碳领域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参会。会议以“面向碳中和的可持续性转型(Sustainable Transitions towards a Resilient & Carbon-Neutral Future)”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推动全球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周胜作为大会联席主席参与组织了该国际会议。

开幕式上,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方伟、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蔡睿以及大会主席马来西亚理工大学Ho Chin Siong教授等分别致欢迎辞。捷克布尔诺理工大学Petar Varbanov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先锋研究员、菲律宾德拉萨大学Raymond Tan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Shun Kawakubo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低碳经济转型、废弃物管理及新能源电池研发等做了大会主旨报告,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共设七个分会场,主题涵盖可持续能源规划、可持续水与废弃物管理、碳资产管理、城市规划、农业与生物技术、绿色低碳材料研发以及绿色生产流程。张鲜鲜以“Long-term organic substitution affects carbon footprint and increases soil organic carbon in rice-wheat production system(长期有机肥替代对土壤碳足迹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分析)”为题做了分会场主题报告;王从和蒋铮分别就“Effects of irrigation regimes on methane exchange between rice paddy system and atmosphere(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稻田-大气系统甲烷交换的影响)”“Soil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modulates root exudation under long-term nitrogen fertilization(长期氮肥施用对水稻根系分泌物的影响与机制分析)”进行了案例分享;孙会峰以墙报展示介绍了“Improving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mitig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s by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for rice production(节水灌溉能够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并减少甲烷排放)”。报告内容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热烈讨论,学术交流氛围浓厚。

亚洲低碳国际会议(ICLCA)由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发起,至今已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和日本等国成功举办了十届。会议紧密围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重点探讨亚洲国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随着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的广泛参与,ICLCA已逐渐成为亚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专业会议。

03500c01e4fb463988af29fcc2aa9f1b.Jpeg

55b80fd46a0a4cce88976f0259920bf8.Jpeg

4e5cae6c0c2246848dae221ad608eba5.Jpeg

5522b2b309ad4bfd89fb6cd0515db906.Jpeg

4ef967efb68c4be6bf02b3ced92f6246.Jpeg

91d5b3d0ba6d4f85a088cb4ff6f85d8d.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