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豫携手共谋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赴豫开展专题调研
为深化沪豫两地食用菌产业科技合作,推动食用菌全产业链创新升级,2025年2月7-9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研究员携我院食用菌研究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全体科研人员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南阳市西峡县及三门峡市卢氏县开展为期三天的食用菌产业调研工作。此行聚焦食用菌领域科研前沿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发展及区域产业振兴,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专家研讨等形式,为两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共话科研创新,共绘合作蓝图
2月7日,调研团队首站抵达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实地参观了该院食用菌研究所实验室,并参加专题座谈会。会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研究员、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研究员分别就区域特色菌种资源开发、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孔维丽研究员系统介绍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技术需求及未来规划。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研究室主任尚晓冬研究员详细介绍了食用菌所良种创新与繁育团队的科研方向、技术成果及"十四五"期间总体战略目标。食用菌所副所长宋春艳研究员表示希望依托沪豫两院科研平台优势,在种质资源库共建、联合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范式。会议由河南省农科院科研处副处长徐彬主持。
探访产业重镇,共促全链升级
2月8日,调研团队深入"中国香菇之乡"西峡县,实地考察双龙镇小水村标准化香菇基地及百菌园食品有限公司,深入了解菌棒生产、智能化出菇管理及精深加工全流程。在河南省农科院西峡分院座谈会上,西峡县人民政府三级调研员李松全面介绍了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西峡县在政府的支持下已建立起"菌种研发—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体系,但仍面临种质资源创新不足、基层科研人才短缺、设施化水平待提升等挑战。谭琦研究员高度评价西峡县"政府引导+科技支撑+龙头带动"的产业发展模式,建议通过沪豫联合建立菌种联合实验室、共建区域公共品牌等举措,建立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园。双方就建立常态化技术对接机制达成初步共识。
把脉县域经济,共启振兴新篇
2月9日,调研团队转赴三门峡市卢氏县,先后参观了横涧乡代家村出菇基地、食用菌交易市场、产业联合社及金海生物食用菌产业园等。卢氏县作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调研团队对卢氏县在食用菌产业中的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卢氏县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会上,卢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敏霞详细介绍了该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战略目标。各相关单位、乡镇及企业代表就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市场瓶颈及政策需求进行了深入交流。谭琦研究员、尚晓冬研究员及宋春艳研究员分别就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为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他们表示,食用菌所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与卢氏县在品种选育、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及市场对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卢氏县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卢氏县委书记胡志权表示,要深化沪卢双向合作,以"食用菌新品研发生产一体化项目"为抓手,锚定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标,强化科技赋能完善产业体系,通过"五个一"包企机制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香菇产业振兴与乡村全面振兴协同发展。卢氏县领导王磊、张建忠、李敏霞出席,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乡镇负责同志以及企业代表等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王磊主持。
深化区域协作,共筑产业高地
此次调研活动为食用菌所与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技术需求,同时也为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支持。未来,我院食用菌所将继续加强与河南省相关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