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创新平台>详细内容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

来源:科研管理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09 14:19: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

1、平台介绍: (包括创建时期、批准单位、依托单位、人员组成、平台条件等)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建设时间为2007年11月,批准单位是国家农业部,依托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本试验站现有研究人员24人:本单位研究人员9人,5个示范区技术骨干人员15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10人,其他职称1人)。

平台条件:

1.上海综合试验站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庄行综合试验基地建立250亩示范展示田和40个繁种大棚,用于油菜新品种鉴定试验和良种繁育。

2.在奉贤、金山、青浦、崇明和浦东新区5个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生产区,各建立200亩核心示范展示区,用于油菜品种的示范展示。

3.拥有近红外检测仪、气相色谱仪等理化测试与品质分析的设备,用于上海地区油菜籽品质实时监测。

2、平台功能:(平台主要业务、服务范围等)

上海综合试验站主要针对上海地区油菜发展的模式和特点,开展油菜“三高、五抗”品种筛选和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根据上海油菜产业发展的需求特性,以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的技术研究与示范为目标,围绕油菜合理轮复种与可持续发展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油菜优质种质资源创新及评价等试验示范,筛选符合上海农业供给侧改革调整方向、适宜于上海市郊区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的高产、高抗、高效油菜新品种,为提高种植效益和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根据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要求,承担国家油菜新品种的鉴定;完成上海地区油菜生产现状调查并提出油菜生产发展建议;上海市郊区油菜成熟期田间测产及油菜籽样品的采集工作;配合产业体系研发中心和各功能研究室开展数据库建设;为上海市郊区种植户提供油菜生产全程技术和服务。

3、平台成果:(平台建成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在全国首先实现了油菜品种双低化

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建设,本试验站承担了上海全市油菜繁制种、种子质量检测和供种的任务。在认真筛选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基础上,通过本综合试验站全体成员的多年努力,上海市在全国首先实现油菜生产双低化。

(二)作为绿肥用油菜的面积逐步提高

传统油菜生产用工量大,机械化水平较低。且上海水稻种植以晚粳稻为主,收获时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这个时期已经错过了油菜直播的最佳时机,造成大量冬季抛荒田。上海综合试验站开展油菜多用途研究,提出油菜作绿肥种植,减少冬季抛荒田、美化乡村环境的研究内容。目前,崇明县已经将油菜种植作为绿肥,纳入了政府补贴,青浦、金山和松江等区正在积极推进。

(三)油菜的多功能利用,展示了都市观光农业潜力巨大

借助上海综合试验站这一平台,上海市奉贤区成功地举办了十届菜花节,菜花节的核心展区约2000亩,配套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每年吸引观光市民基本稳定在50万人次,带动消费约1.5个亿(人均消费300元)。很好的发挥了我国油菜产业结构的升级增效,为美丽乡村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油菜机械化生产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市化的发展,现在上海很多地方出现了“农民荒”,这直接导致了上海对油菜机械化的迫切需求。至2017年度,上海油菜机播面积约17%,机械开沟约70%,机收面积达到约60%。

(五)筛选出适宜上海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双低、“三高”油菜品种

上海综合试验站以14个双低油菜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试验,筛选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双低、“三高”油菜品种。目前,上海地区主要以‘沪油杂1号’、‘向农03’、‘沪油17’和‘沪油21’四个品种为主。

4、平台图片:(反映平台业务、活动的典型图片)

 

 

5、平台网址、微信公众号:(无网址、公众号可不写)

联系人: 杨立勇

联系电话:189********

联系邮箱:yangliyong@saas.sh.cn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11号楼505

 

注:本材料将在院网上发布,请平台负责人确认无误后于2月9日前发送电子版至邮箱:yuliok@qq.com,联系人:于力,137*********。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