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1年11月,现已培养博士后30余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作物育种栽培、花卉果树育种栽培、设施园艺、食用菌育种栽培、动物遗传育种及营养、兽医预防、植物保护、水环境治理、农业经济、生物技术、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广大博士加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招收对象
凡近五年之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已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且入站后半年内能达到博士学位证书,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人员均可申请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常年申请,常年招收。
二、工作条件及待遇
1. 提供每年15万元人民币博士后津贴(包括个人应缴交四金);同时,博士后招收单位或博士后导师每年须配套3-5万元工作津贴。
2. 由导师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
3. 提供良好的生活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免费申请使用博士后公寓;
4. 出站后留在我院工作的,博士后期间的业绩和工龄按在职职工计算。
三、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
1.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申请;
2.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进站时须提供原件;
3.个人简历及工作业绩,包括论文目录、主要代表论著、重要获奖情况等;
4.到站后拟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计划;
5.本学科领域的两位博士生导师的推荐信;
四、联系与咨询
请有意从事我院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将上述材料发至各导师邮箱或renshi@saas.sh.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邮政编码:201403
联系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组织人事处 王梅玉
联系电话(兼传真):021-622306968 e-mail:renshi@saas.sh.cn
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博士后项目及专业需求表
序号 | 导师 | 单位 | 项目名称 | 预期目标 | 拟招人数 | 对博士后申请者专业要求 | 联系方式 |
1 | 乔勇进 |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果蔬采后保鲜与精深加工 | 1.研究果蔬采后衰老生理机制;2.研究保鲜新技术;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金面上项目或市级项目1项。4.发表sci学术论文1篇以上 | 2 | 农产品保鲜与加工;食品科学;植物生理生化 | 021-522335474 |
2 | 郑洪建 |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特用玉米营养品质分子基础与应用研究 | 1.建立特用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精准鉴定方法和技术标准;2.鲜食甜、糯玉米营养品质基因挖掘、定位和功能解析;3.爆裂玉米膨爆特性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 | 3 | 作物生理生化;玉米遗传育种;生物信息学 | 18939965925 |
3 | 戚文元 |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电子束辐照技术在材料改性中的应用 | 研发辐射改性材料1-2种 | 1 | 材料专业或辐射化学专业 | sunny0123@vip.163.com |
4 | 曹黎明 |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水稻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1.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开发snp标记,构建遗传图谱;2.水稻抗逆、优质和产量等农艺性状qtl位点的定位克隆 | 2 | 作物遗传育种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18918162145 |
5 | 高清华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草莓与病原真菌的互作分子机制及抗病相关分子标记挖掘和育种应用 | 利用病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展真菌效应蛋白基因、草莓相关抗性靶标基因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2 | 应具有植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申请者。 | 手机:18939962367 e-mail: qhgao20338@sina.com 或gaoqinghua@saas.sh.cn |
6 | 段可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开展果实品质和抗性相关优异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分子标记开发研究 | 激素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参与发育的调控机制;抗性和品质相关功能基因的鉴定及其相关功能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 1-2 | 应具有植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申请者。 | 手机:18918162380 e-mail: kduan936@126.com 或duanke@saas.sh.cn |
7 | 叶正文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桃种质创新及品质调控研究 | 利用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蛋白质组学等多种技术手段开展与桃果实品质(糖、酸、香气、生物活性物质)及抗病性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挖掘与目标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或分子标记,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高育种效率 | 1-2 | 应具有果树学、园艺学、生物化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优先考虑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申请者。 | 手机:18918162040 email:yezhengwen1300@163.com |
8 | 张永春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球根花卉种球生长发育与休眠生理研究 | 利用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生化、解剖学等多学科手段开展球根花卉种球发育及休眠机理的研究。 | 1-2 | 应具有植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优先考虑有留学经历或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申请者。 | 手机:18918162408 email: saasflower@163.com |
9 | 张学英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枇杷花芽分化机理研究 | 发表论文4篇 | 2 | 果树学 | 18939962365 |
10 | 骆军 | 林木果树研究所 | 梨育种 | 发表论文4篇 | 1 | 无 | 13501805302 |
11 | 朱为民 | 设施园艺研究所 |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番茄杂交优势利用 | 研究番茄杂交优势的分子机理,发表sci论文2篇 | 1 | 植物遗传育种及分子生物学 | 范林华18918162176 |
12 | 顾卫红 | 设施园艺研究所 | 西瓜抗枯萎病抗病遗传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技术研究 | 初步明确抗病种质的抗性遗传规律 | 1 | 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具有开展作物遗传规律及分子标记相关研究的专业技术基础 | 18918162195 |
13 | 余纪柱 | 设施园艺研究所 | 基于营养调控的功能性蔬菜产品的研发 | 获得1种功能性蔬菜产品的营养调控技术 | 1 | 熟悉无土栽培技术,植物生理,营养生理 | 18918162189 |
14 | 朱玉英 | 设施园艺研究所 | 青菜纤维素含量相关基因定位、克隆及调控机理研究 | 明确青菜纤维素含量相关基因,并进行qtl定位和克隆,同时明确青菜体内相关基因调控纤维素合成的分子机制 | 1 | 熟悉分子生物学技术;植物生理;营养生理 | 18918162183 |
15 | 鲍大鹏 | 食用菌研究所 | 食用菌品种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 对真姬菇、香菇等食用菌的重要农艺性状、滋味、活性物质等方面的生物学性状的分子基础展开研究,在分子层面揭示这些性状对品种品质形成的影响。 | 2 | 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食品学;数量遗传学等 | 18918162096 |
16 | 陈明杰 | 食用菌研究所 | 食用菌栽培生理 | 解析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以及分子机制 | 2 | 园艺学;植物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 | 18918162213 |
17 | 谭琦 | 食用菌研究所 | 微生物(真菌)退化及衰老生物学 | 说明相关现象的生物学基础 | 1 | 分子生物学或生物化学 | 18918162446 |
18 | 张劲松 | 食用菌研究所 | 双孢蘑菇采后劣变关键因子的研究 | 获得影响双孢蘑菇采后劣变的主要因子以及对其品质影响规律,获得能延长双胞蘑菇保质期的方法。 | 1 | 农产品保鲜专业,从事蔬菜和食用菌保鲜工作的优先 | 18918162047 |
19 | 李震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侵染过程中第三阅读框编码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 | 发表通过研究证明pedv orf3是否可以通过直接或协同方式促进病毒结合肠上皮细胞表面糖蛋白,从而促进病毒感染肠上皮细胞 | 2 | 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 | 021-62206391 |
20 | 夏东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环境对畜禽繁殖健康影响的生理机制 | 阐明光照对精子发生影响的分子机制,并发表sci论文1篇 | 1 | 动物科学 | 021-62205470 |
21 | 刘惠莉 | 畜牧兽医研究所 | 猪黏膜佐剂及新型疫苗研究;猪流感病毒先天免疫机制研究 | 发表sci论文1-2篇,im3.0以上;中文核心2篇 | 1-2 | 本科兽医学专业;硕士为预防兽医学专业 | 021-62202473 |
22 | 邹国燕 |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 水污染控制与水体生态修复 | 发表sci论文2-3篇 | 2 | 水环境相关 | 18918162057 |
23 | 薛永 |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 生态种养结合模式下水稻n、p养分高效利用机制研究 | 探索水稻n、p养分高效利用及养分循环研究机制,发表sci论文2篇 | 1 | 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植物遗传育种 | 18918162296 |
24 | 周胜 | 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 | 污水处理与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防控研究 | 发表sci论文2-3篇 | 1 | 农业环境、环境科学、湿地生态工程 | 18918162128 |
25 | 姚泉洪 | 生物技术研究所 | 农业合成生物学 | 1 |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相关专业 | 18918162067 | |
26 | 彭日荷 | 生物技术研究所 | 转基因修复环境污染物 | 1 | 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相关专业 | 18918162342 | |
27 | 赵志辉 |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隐蔽型真菌毒素发生规律研究及生物合成技术研究 | 揭示隐蔽型真菌毒素的发生规律并生物合成1种以上隐蔽型真菌毒素,发表论文2篇以上,其中sci论文1篇 | 1 | 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等相关专业 | 18918162068 |
28 | 罗利军 |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 水稻抗旱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功能研究 | 解析2-3个有显著抗旱性效果的抗旱基因的作用机制 | 1 |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 | 18918162379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