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农业农村委蔡福康书记一行到基因中心调研交流
12月19日,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蔡福康一行到基因中心调研交流。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党支部副书记、副主任陈亮,成果促进部副主任赵洪阳接待来宾。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蒋如林副主任主持座谈。
徐新波围绕闵行浦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闵行农业创新发展水平展开交流。他回顾了区农委和基因中心在农业科技成果方面的合作,双方在院企合作交流、农业人才互动培养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聚焦农业种源和科技创新,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升:一是搭建政府牵头、院所支持、企业主导、深度融合的农业产学研合作平台;二是重点围绕种源优势,加强高水平的种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三是搭建辐射全市、长三角的农业科创服务平台;四是搭建农业大招商平台;五是加强农业科创型人才培养选拔,整体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核和软实力。
陈亮介绍了基因中心的发展历程、主要工作和成果。为适应上海农业发展情况,基因中心创建了基于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的“稻+”模式,有效助力闵行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赵洪阳介绍了今年节水抗旱稻在闵行区的示范种植情况。本年度在闵行区浦江镇,基因中心联合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开展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系列品种“沪旱16”的试种示范工作,并应用了基于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的“稻+”模式,效果显著。基因中心与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节水抗旱稻闵行专家工作站,开展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和品种大面积推广。双方推动节水抗旱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延伸,协同推进节水抗旱稻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基因中心和上海谷杰粮食专业合作社、申报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将继续开展相关试验示范工作。
蔡福康表示,要紧迫认识到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的重要推动作用,加强对农业科技的学习和研究,拓宽发展农业科技的思路。基因中心节水抗旱稻把科技的思维方式播撒在闵行的土地上,为闵行解决好减量化土地“种地难”问题提供新手段。要强化闵行农业科技创新,使其和创新开放、生态人文现代化主城区建设相匹配。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提升农业基础建设,加强农业领域招商,深化农业科技合作,加快经营方式转变。未来闵行区农委将继续强化对农业科技的服务、应用工作,增进和基因中心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
罗利军向闵行区农委长期以来对基因中心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双方共同促进闵行农业科技的发展;建议集中力量合作打造农业技术展示示范窗口,展示闵行科技创新成果,探索形成全市和长三角可复制的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双方将在打造农业科技示范点、创新农业科技方面强化合作,共同推进闵行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会前,蔡福康一行参观了基因园科普基地和基因资源库。
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党群科负责人、农管科负责人、农技中心负责人、农安中心负责人,委主题教育专班相关人员出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