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稻田秸秆蚯蚓原位处理模式与循环产业技术集成示范”顺利通过验收

来源:生态所 作者:郑宪清 发布时间:2022-01-19 14:16:0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生态所吕卫光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稻田秸秆蚯蚓原位处理模式与循环产业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编号:沪农科推字(2018)第4-14号)进行了验收。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处贺凌倩四级调研员,科技服务中心吴立峰副处长、赵志鹏科长、夏芸专管员,项目协作单位负责人,我院科研处和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课题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考核指标,同意通过验收。

本项目建立了水稻秸秆蚯蚓原位处理技术规程、稻田蚯蚓养殖技术规程和蚯蚓粪有机肥等企业标准3项。在上海市崇明、浦东、奉贤和青浦等郊区建立了11个核心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水稻-蚯蚓轮作模式12820亩次;与传统水稻栽培模式相比,示范区稻田化学肥料和农药用量分别平均减少30.5%和37.0%,综合效益提高36.0%。建立了药用蚯蚓产业化加工技术体系1套,形成了药用蚯蚓(地龙饮片原料)加工产业链1条,加工活体蚯蚓211.2吨,制成17.6吨地龙饮片原料达到了《中国药典》(2020版)质量标准。申报发明专利4项;培训技术人员与职业农民1145人次,形成产学研推商合作模式,签约合作社和农户150户;形成基于稻田秸秆原位处理与循环产业科普宣传片1部。

专家指出,沪地龙是上海市的道地中药药材原料,上海水稻面积在农田中占比最大,秸秆蚯蚓原位资源化处理与循环技术,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向农业产业生态化转变迈出了坚实一步,对当前的高品质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意义重大。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将好的技术落地,生根,发芽。

27aafe96cc384509b8207154a6b777b2.Jpeg

fdfcc157e526442db0217f0d7acf7ebd.Jpeg

蚯蚓 上海市 稻田 秸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