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针对“利用农林废弃资源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新模式的探索”在浦东召开专家研讨会

来源:食用菌所 作者:董沁 发布时间:2022-06-23 11:33: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2年6月17日下午,上海市食用菌产业体系(2022-2026)浦东综合试验站组织在上海浦东六月丰亲子农场召开针对“利用农林废弃资源在发展食用菌产业中新模式的探索”专家研究会。会议邀请了上海市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劲松研究员,浦东综合试验站技术负责人孙育红研究员、设施化栽培新品种创制和应用专业组组长宋春艳研究员、组员唐传红副研究员、农林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创新和应用专业组组长黄建春研究员,以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周峰高级农艺师,上海六月丰农场负责人赵中正奇、陈峰,上海诚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海宽参加了会议。

会上,赵中正奇就六月丰农场的经营情况做了系统的介绍,目前农场种植有甜瓜、草莓、各类蔬菜等农作物,以组织亲子活动附带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并介绍了前期在大球盖菇、竹荪等食用菌栽培方面所遇到的困难以及目前的栽培情况。赵中正奇表示,今后农场的发展方向将以食用菌的栽培和销售为主。闫海宽介绍了公司预计发展的移动菇房项目,前期利用香菇菇渣种植姬菇和灰树花的相关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第一批利用香菇菇渣栽培的灰树花已上市,他谈到利用菇渣生产姬菇的成本,今后如何发动周边农户来种植等。

孙育红就此项目建议,在废菌包里加入稻草和辅料以降低成本,并且结合老港镇获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的优势,将食用菌栽培打造成当地的优势产业,探索拓展上海食用菌产业新模式,尝试公司统一做食用菌生产包和建设施移动菇房、农户租菇房进行栽培、食用菌产品由公司统一回收进行销售的食用菌产业新模式。宋春艳建议在品种筛选和保鲜方面做进一步研究。黄建春提出应先进行小规模的运营,得到具体的数据后再扩大栽培规模。周峰、唐传红也结合漳州等地的经营模式,针对移动菇房可栽培食用菌品类、运转周期等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张劲松就移动菇房的运营模式及成本核算提出建议,整合劳动力和技术资源,以联产承包的模式提高菇农积极性,同时也鼓励浦东试验站与合作社、企业合作探索食用菌栽培新模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会后,参会成员参观了六月丰农场大球盖菇以及竹荪的栽培场地,周峰对农场社负责人进行了竹荪栽培技术指导。

7001bdca670341e285b6809359003e53.Jpeg

e947f403180f4f28b51001fa823f5a2b.Jpeg

10479759f6904dbc9686bb08c94ab8b7.Jpeg

f70219f520644bae8d24e716f1560c11.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