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我院科技人员参加“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年度工作研讨会

来源:生态所 作者:张鲜鲜 发布时间:2025-01-09 09:40:1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月3至5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稻田碳汇提升和甲烷减排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内部研究任务推进讨论会在湖南省衡阳市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所长颜晓元研究员以及来自各研究单位的项目骨干共30余人出席。我院生态所周胜研究员、张鲜鲜副研究员和孙会峰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张鲜鲜汇报了子课题“水旱轮作区节水抗旱稻丰产低碳技术研发与评估”的研究进展。

项目围绕水稻丰产和低碳之间的矛盾,针对东北一季稻区、华东水旱轮作稻区以及南方双季稻区的固碳减排关键调控机制及产品、丰产低碳技术模式以及配套机具开展了研究。各课题及子课题负责人分别汇报研究内容、重要进展、考核指标及成果完成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开展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我院低碳农业团队基于长期原位监测试验以及区域验证,揭示了节水抗旱稻丰产低碳技术的减排增汇潜力与机制,优化了节水抗旱稻丰产低碳技术的栽培要点,进一步明确了旱管种植节水抗旱稻在实现稳产丰产和甲烷减排90%以上的同时,增加土壤碳汇的科学原理与技术路径,并在华东地区建立多个示范点并进行丰产低碳技术的大面积示范与推广。我院研究进展与成果得到了项目组的肯定,后续将持续系统梳理和凝练研究成果,顺利完成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会后,项目组成员赴湖南农业大学衡阳梅花村试验示范基地和衡阳县天泰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考察,观摩了水稻垄厢配套机具的现场操作,并就南方双季稻区低碳水稻品种筛选、关键水肥调控措施、轮作模式进行了交流探讨。项目组将因地制宜集成水稻低碳技术模式,研发和配套产品及高效作业机具,实现我国水稻丰产绿色增效。

8d95e3979eb44c5880389785beab3144.Jpeg

9e14a67ab0804135965327368302ba89.Jpeg

f61a7cb102894a56a226f17958734f4c.Jpeg

81a7a33245b54e7393c8ba0ada23862e.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