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型幼苗专用大白菜杂交新品种的选育及利用”课题通过验收
2013年12月5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主持的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速生型幼苗专用大白菜杂交新品种的选育及利用”课题进行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的汇报、详细审阅了有关材料后,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速生型幼苗专用大白菜杂交新品种的选育及利用》课题组在收集、评价、选育、研究国内外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稳定的自交系1-2,作为不育系的转育亲本和保持系。利用与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98”的远缘杂交,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系“cms1-2”,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通过有性杂交实现基因重组,采用单株自交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06”。课题组培育了适合幼苗栽培的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热抗9号”,已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整齐度一致,叶片浅绿色、叶面无毛、叶柄宽,综合性状优良,对霜霉病和软腐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建立了与新品种相配套的苗用大白菜优质安全栽培技术,课题实施期间,累计推广面积1050亩次,平均亩产量达2270公斤以上,比对照增产10.9%,产品符合优质、安全的要求。并建立了与新组合相配套的高效、经济的不育系繁殖制种技术,杂交一代的制种亩产量可达71.5kg。
《速生型幼苗专用大白菜杂交新品种的选育及利用》课题组在收集、评价、选育、研究国内外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稳定的自交系1-2,作为不育系的转育亲本和保持系。利用与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198”的远缘杂交,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的不育系“cms1-2”,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及不育度均达100%。通过有性杂交实现基因重组,采用单株自交选育,获得了抗病、耐热、园艺性状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06”。课题组培育了适合幼苗栽培的大白菜杂交一代新品种“热抗9号”,已通过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整齐度一致,叶片浅绿色、叶面无毛、叶柄宽,综合性状优良,对霜霉病和软腐病具有较强的抗性。建立了与新品种相配套的苗用大白菜优质安全栽培技术,课题实施期间,累计推广面积1050亩次,平均亩产量达2270公斤以上,比对照增产10.9%,产品符合优质、安全的要求。并建立了与新组合相配套的高效、经济的不育系繁殖制种技术,杂交一代的制种亩产量可达71.5kg。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