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所在苹果草甘膦靶酶(mdepsps)基因体外分子进化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院生物所在源于苹果的抗草甘膦基因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以院生物所姚泉洪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田永生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 “mutation by dna shuffling of 5-eno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from malus domestica for improved glyphosate resistance ” 近日被wiley数据库的植物生物技术著名学术期刊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影响因子:6.279)接受。
该文首先通过race技术从苹果(malus domestica)中克隆了草甘膦靶酶(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mdepsps),并通过基因重排技术对其进行了改造,获得了一个含有8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的可以耐受60 mm草甘膦的突变基因;然后对其进行了定点回复突变及酶动力学参数测定,确定了与草甘膦抗性相关的关键氨基酸新位点;最后,将该突变基因转入水稻,对t3代转基因水稻进行草甘膦耐性实验,观测到转基因水稻可耐受1.5 % (v/v) 的草甘膦(roundup,剂量1 l/ha)。
目前,全球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然而唯一商业化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基因为源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p4(农杆菌cp4)的cp4基因,该菌株是从极度污染的生产草甘膦的废料管道中分离出来,容易引起消费者对其安全性的担忧,难以在主要粮食作物上商业应用。而本研究所获得的新基因源自深受人们喜爱的苹果,该抗草甘膦新基因具有更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