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2018年上海科技节“食品安全科普行”系列活动
-----2018年上海科技节“食品安全科普行”系列活动
为积极响应2018年上海科技节活动,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所、信息所和林果所共同承办,以“农业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科普行市民开放日活动于5月19日-5月26日在华漕院区举办。各单位依托自身科研优势,以科普讲座、互动体验和科研成果品鉴等多种形式联合向社会开放了科普资源。共接待利星行小学、诸翟小学、华漕二居委、西郊居委、银杏居委等学生、市民2000余人。让广大市民和学生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食品安全科普行
基因中心及畜牧所的专家在我院会务中心为大家展开了为期一周的食品安全科普行。其中基因中心的“漫谈转基因”向小学生及居委会居民们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前世今生”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变革,对我国市场上可能出现转基因作物成分的食物进行一一讲解,并对误传为转基因的作物品种的食品进行正名。讲座上,专家对一些关于转基因农产品食品安全谣言进行了科学解释,消除了大家对一些网传“转基因”食品的顾虑。同时畜牧所的专家也以讲座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家禽的分类、鸡蛋的基本知识、鸡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的形式讲解如何鉴定鸡蛋品质优劣等科普知识。随后,组织学生和市民观看了科普电影—《稻界奇兵》。
基因探索奥秘寻
基因,今天已是一个“曝光”频率很高的科学名词。它正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但人们很少了解它真正的科学内涵。现在我们就沿着历史的进程,到探索基因奥秘之路上走一走。本次活动中,学生、居民们参观了基因中心的基因园,了解了基因资源的多样性。同时,科技志愿者对农业生物基因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并呼吁大家寻找和保护身边珍贵的基因资源,与时俱进,加强农业生物基因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节水抗旱米飘香
作为基因中心的重要科研成果,节水抗旱稻大米深受市民的喜爱,本次活动中居民们通过品尝优质生态的节水抗旱大米,普遍反映节水抗旱稻煮出的米饭香气扑鼻,口感香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口味,大家都说好久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米饭了。同时科技志愿者又向市民介绍了大米营养、烹饪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其实,节水抗旱稻大米不仅口味好,营养也比普通的精米丰富得多,因为它保留了胚芽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长期食用有益健康。
生菜种质百态展
作为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和上海市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一直以来承担着种质收集保存、评价创新和分发利用的工作。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目前已经从全世界收集到生菜种质资源1700余份,已经完成近1000余份资源的农艺性状评价,通过种质创新获得新材料6000余份。华漕院区大棚内展示的各种各样的生菜,使学生和市民们对餐桌上的生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特色花卉彩缤纷
朱顶红、彩色马蹄莲等花卉及观赏植物的温室盆花和鲜切花栽培是我院林果所的一大特色,本次的科技周活动中花卉科研大棚也向市民、学生开放,在参观的过程中科技志愿者向大家介绍了朱顶红等花卉的产地、栽培条件、适宜的温湿度以及一些花卉种植、管理的基本知识,让参观者在花海遨游的同时也增长了相关的科学。
智慧农业科技新
科技周活动期间,信息所科技人员在华漕院区会务中心向前来参观的学生和市民展示了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多项科技成果。科技人员通过现场演示的方式,向来访者展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温室环境管理自动化控制和基于虚拟建模技术的三维植物模型构建。另外,通过展板的形式,向参观者展示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管理、环境监控、数字化育种、三维虚拟建模、图像识别等多项农业信息化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志愿者们生动活泼的讲解,使来访人员了解到了当下农业信息化领域前言技术的应用现状。
本次科普之旅生动有趣、浅显易懂,使参观学生、市民们感受到了农业科技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对食品安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激发了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