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区合作共同开展奉贤地产优质米品鉴暨技术培训会
12月20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举办2019年奉贤区优质中晚熟大米品鉴暨技术培训会。奉贤区农业农村委王平副主任、高正标副主任,我院科研管理处沈晓晖处长,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钱非凡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曹黎明所长等出席会议,奉贤区涉农各街镇农业服务中心种植业分管主任、粮油栽培员,2019年粮食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点合作社负责人等100多人参加会议。
参加此次评优推介活动的17个地产优质中晚熟粳米品牌的品种为沪软1212、南粳46、沪香粳106、申优26,参评主体为奉贤区范围内从事稻米生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或企业,种植的优质中晚熟品种单一品种面积须达80亩以上,且有自己的注册品牌(含登记受理)及包装,由专家评审和市民评审分别票选出今年的奉贤区优质中晚熟大米金银铜奖和最受市民喜爱奖。最终以“沪软1212”为专用优质米的合作社获得最受市民喜爱大米品牌奖2项,专家评审银奖1项、铜奖2项,杂交粳稻“申优26”在众多软米样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铜奖。
除了大米品鉴,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培训环节。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粮油科科长顾玉龙和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长曹黎明,先后以“优质稻品种、品质及绿色栽培关键技术”和“水稻全产业链创新与建设”为主题,向与会人员做了深入浅出的培训指导。
奉贤区是上海郊区水稻种植大区之一,早中晚优质大米种植面积逐年提升,今年已达3.77万亩,占比为23.6%。其中,“国庆稻”种植面积0.64万亩,比去年增加0.33万亩;中晚熟优质稻种植面积为3.13万亩。近年来院区双方在水稻品种示范推广工作中互惠互助,合作进展良好。我院作物所自主选育的沪软1212、沪香粳106、申优26等品种已成为奉贤区主要种植水稻品种。今后双方将进一步合作,全力引导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鼓励合作社和种植户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全面向丰产丰收和优质优价迈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