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对接,把脉问诊,推进科研高质量发展
4月22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叶耿、副主任吴立峰和菜办副主任翟欣一行五人前往基因中心金山试验站调研。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红似火,绿如玉,600余份多姿多彩的生菜资源把整个基地装扮的如世外花园,生菜新品种绿如意和四个新品系整齐划一,生长势强、株型美观、品质佳、抗性强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在田间现场,生菜团队负责人魏仕伟博士对生菜种源创新基地的相关材料做了详细的介绍,获得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认可。合作社负责人马天对基因中心联合浩丰培育的新品系“浩农1号”进行了高度评价,浩农1号具备产量高抗性强,结球晚等特点,未来要加快扩大基因中心生菜新品系的种植规模。随后相关人员参观了节水抗旱稻高通量自动化抗旱表型鉴定平台,对于节水抗旱稻的抗旱标准体系建设给予高度肯定。
随后,中心副主任刘鸿艳重点介绍了金山实验站千亩八月香的示范和相关作物的轮作情况,并汇报了中心2022年度提交的科技兴农项目建议。
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龚丽英表示节水抗旱稻和生菜是中心在收集大量种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利用的两个发展学科,希望上级部门能够继续为这两个学科把脉问诊,推动中心的科研高质量发展。
翟欣表示,生菜属于上海市第二大绿叶菜,希望中心进一步和企业加强合作,瞄准市场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落地开花结果。吴立峰表示,节水抗旱稻原创上海,在长三角年推广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希望进一步加大科普,提升在上海的影响力。叶耿指出节水抗旱稻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果,希望进一步加强成果在沪的落地和转化,希望中心的科研人员立足新发展格局,为保障上海市米袋子和菜篮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与调研的还有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董言笑科长和唐玉姝博士。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