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园艺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第七期)举行开学仪式暨基础课程学习启动
近日,上海市青少年园艺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第七期)开学仪式暨基础课程学习启动仪式通过线上直播举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沈玉婷老师,院科技兴农办主任、农科院园艺学实践工作站站长谢祝捷研究员,院科技兴农办科普与培训主管、农科院园艺学实践工作站副站长王维君,以及由工作站对接的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基因园、崇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浦高级中学等4个实践点负责老师组织本市120名进站的高一学生参会。开学仪式由王维君主持。
谢祝捷作了开班动员,介绍了我院农业学科专业分布以及承担为三农为市民科普服务情况,鼓励学生投身大园艺学科的科学创新实践,严谨创新、求真实践,并作了“关注农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主旨报告。沈玉婷代表市总站,介绍了本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概况。近年来,市教委、市科委依托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多方资源,校内外联合,跨界别联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实施“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项目,由市科委科协牵头设置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总站,在本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经申报和遴选设立各大类学科实践工作站,我院申报建设和实施的上海市青少年创新实践工作站,连续通过六年度的市科委统一年度考核并得到持续项目支持,成为我院重要的科普平台基地。
当天启动了基础课程教学。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研究员以“中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选题、实施与写作”为题,向同学们阐述了科学探究意义、方法与实施,以及开题报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涉及课题研究的较为全面授课内容。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楼巧君副研究员就“实验室常规操作”和“实验室安全常识”课程教授,介绍仪器设备的认知、实验试剂配制、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与知识,并对学生强调值得重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生物所刘华副研究员作了“转基因专题”科普讲座,引导正确面对和理解转基因,普及生物安全科学知识,宣传对转基因的正确认知。会后,实践点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内容选题交流。
以特色培养课程体系作为内容主轴,本期我站制定了学生科学研究课题17个,安排了46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指导教师和辅导员,让每一位参与学生在一学年完成一项40课时的科学研究课题任务,其中包含8课时的基础性课程学习和32课时的研究性课程学习,以提高青少年科学创新综合素质,培育科学创新精神,拓展创新思维,强化创新行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