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培训班作报告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于8月8-11日举办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本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知识、创新能力及项目管理水平,发挥农业综合性人才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培训班以云端直播课的形式,邀请多位专家亲授,内容包含乡村振兴政策、农业科技、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种源农业、智能农业、生态农业等政策理论和前沿技术。8月10日,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受邀在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培训班作“种质资源与种业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
报告介绍了节水抗旱稻的诞生、特点、基础理论研究、田间栽培育种、推广分布、和种源企业合作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节水抗旱稻种业对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意义等,并深入探究节水抗旱稻对上海水稻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课后罗利军研究员详细解答了观众提问。
节水抗旱稻为罗利军团队原创的新型水稻,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节肥、低碳等突出特点。其代表品种“旱优73”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节水抗旱稻不仅在国内广泛种植,在非洲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中也积极示范和推广种植,收获高度评价。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节水抗旱稻可节水50%,减少碳排放90%以上。2022年8月,罗利军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水稻“蓝色革命”观点,即通过创新培育节水抗旱稻,实现旱种旱管的稻作生产模式,使水稻生产摆脱对水的过度依赖,大幅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促进水稻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