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服务>详细内容

节水抗旱稻“八月香”开镰 克服高温困难首批本地米即将上市

来源:基因中心 作者:文字:张婧琪 图片:罗志 发布时间:2022-08-15 14:23:37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12日,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万亩粮田里,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响起,原创于上海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八月香”正式开镰收割。与往年不同,今年除了籼稻外,也是沪上最早上市的粳米品种。

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受上海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水稻生长迎来新挑战。市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介绍,高温天气影响催熟,导致水稻收割日期较往年有所提前;同时高温杀雄,也导致结实率下降。

高温对产量造成巨大挑战。据了解,在历史特高温影响下,传统水稻产量预计将下降50%左右,专家估计节水抗旱稻品种“八月香”产量也将受高温影响,下降约20%-30%。同时受疫情影响,今年上海水稻播种较晚。“八月香”开镰当天收割100亩,在高温影响下亩产可以保持400公斤/亩。

在此极端天气下,很多人不免忧心。而对于农业科技人员来说,这虽然是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挑战和检验,却也是推动品种改良升级、选育耐高温基因的难得机会。市基因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亮表示,高温天气将有利于科研人员进行耐高温品种筛选,增强节水抗旱稻耐高温特性。

沪上最早上市的本地大米

今年不仅有“八月香”籼米,还有最新培育出的“八月香”系列粳米。较前几年的籼稻而言,“八月香”粳米口感更软糯,更适合上海市民的口味喜好。今年的“八月香”已于8月8日开启线上预定,8月12日开镰,预计市民将于8月20日前后品尝到新米。

除米质这一市民广泛关注的要点外,“八月香”还具有生育期较短的特点,5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即可收获,是沪上最早上市的本地米。市基因中心罗利军团队致力于培育适合上海的节水抗旱稻品种,针对上海水稻生育期过长的情况,培育出了“八月香”系列品种。规避了9月稻飞虱和其他水稻病虫害的高发期,同时可以降低水稻碳排放,并结合“稻+”茬口搭配生产模式,拓展蔬菜种植面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和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多方联合,推动节水抗旱稻新发展

在开镰当天的座谈会上,廊下镇副镇长余汛洲表示,要积极探索节水抗旱稻发展,下决心促进节水抗旱稻推广。节水抗旱稻优势显著,“八月香”不仅生育期短,且节水、减碳、节地。政府有决心和市基因中心紧密合作,各部门要做好对接,一起做好节水抗旱稻的示范和引领工作。

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书记苏振洪表示,罗利军研究员意志坚定、严谨科学,并以强大组织力带领团队培育节水抗旱稻。发展节水抗旱稻,缩短生育期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罗利军表示,节水抗旱稻已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八月香”生育期较短,可以结合“稻+”茬口搭配生产模式种植一季蔬菜或玉米,即保障粮食生产,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他指出,上海农业较小,并非无所作为,而是应该生产技术、提供服务、生产高质量产品三个方向发展,上海农业一定能够做强。

市基因中心从2016年就启动了符合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求的特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品种培育项目,以种源创新带动“稻+”茬口搭配生产模式,既保障粮食生产,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初步育成十余个粳型新品种,将推动上海高效绿色农业发展。

座谈会由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龚丽英主持。会议听取了市基因中心研究员余新桥对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系列品种的介绍;听取了市基因中心金山基地主任高欢对金山基地概况的介绍;听取了上海天谷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甘炜对八月香产业的介绍。

金山区政府相关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稻相关合作单位出席开镰仪式和座谈会。

bbd92b4106014b379727a7e64f4f457d.Jpeg

c42a1455bd3c4a139d38213c9f75689d.Jpeg

e24a70f8e8a548a48862b8d42d3b5aa6.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