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省力化栽培,让葡萄既好吃又好种

来源:东方城乡报 杨清悦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1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绿的甜,红的酸,有的飘着“玫瑰香”,有的果粒大且无核。日前,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浦院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葡萄擂台赛,现场25个由市农科院自主研发的葡萄新品种(系)齐聚一堂,比拼谁更好看、好吃、好种。
  目前正是葡萄上市季节,市面上最常见的葡萄品种恐怕要数巨峰和夏黑了,不过这两个葡萄品种均原产自日本。因此,让市民吃上优质的本地品种葡萄,一直是上海市农科院葡萄课题组近年来的努力方向。“夏黑、巨峰、醉金香等葡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花、保果、疏粒、整花穗等多道工序,耗费大量人工。而我们今天推出的大多数品种主要研发方向是省力化栽培,这些品种通过自然坐果,在保证葡萄品质的同时节约大量成本。”现场,上海市农科院林果所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蒋爱丽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民对水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农村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升高,未来葡萄育种方向要在保证果实外形美观、风味可口、食用方便的同时也要注重省力化栽培,为葡萄种植户节约成本。据悉,当天现场推出的部分葡萄优良新品种已经通过了上海市新品种审定和认定,其余部分品系则仍处于试验阶段。

  除了注重省力化栽培的节本型葡萄品种,现场也有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的特色葡萄新品种亮相。如葡萄品种“申华”,以果粒大且无核为亮点,是市面上仅有的大果粒无核葡萄。目前该品种已在金山区施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试种多年,市场反映良好。在日前开幕的2017金山施泉葡萄节上,“申华”葡萄深受市民青睐,销售形势喜人。“作为市面上仅有的大粒无核且早熟品种,‘申华’的上市时间可以比‘巨峰’提前15-20天。但要种好‘申华’需要配套一定的种植技术,并不推荐没有葡萄种植经验的农户尝试。”蒋爱丽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