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稻米将端上市民餐桌
节水抗旱稻指的是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它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引进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而育成的新品种。在有水灌溉的条件下,节水抗旱稻的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省50%以上的灌溉水,同时因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既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可避免农田大面积污染。
本报讯 日前,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和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节水抗旱稻发展战略论坛“从种源到餐桌”在上海市农科院举行,论坛围绕节水抗旱稻在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业以及米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报告与讨论,提出了节水抗旱稻从种源到餐桌的发展思路。来自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科院以及上海市农委和科委的相关专家与领导代表共40人出席了会议。
论坛现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就节水抗旱稻的研究进展做了相关介绍,同时着重提到了今年刚通过品种审定的粳稻新品种“沪旱61”。该品种在产量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源于浙江的“秀水”系列品种相当甚至增产、稻米品质提升1-2个档次的前提下,不但可减少灌溉用水50%以上,减少化肥30%以上,而且大幅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碳排放,其中,减少氮肥排放71.2%、农药排放88.5%、甲烷排放80%。有利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农业。同时作为粳稻,也更符合上海市民对于大米口感的要求。
节水抗旱稻的大米比常规水稻米又有何优势?“水稻生产中长期保持水层的种植方式不但随着农药化肥的增加形成面源污染,而且稻田甲烷排放占总排放量的20%以上,而节水抗旱稻不存在这些问题,更加绿色生态。”据罗利军介绍,节水抗旱稻指的是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具有旱稻节水抗旱特性的一种新的水稻品种类型,它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引进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而育成的新品种。在有水灌溉的条件下,节水抗旱稻的产量、米质与水稻基本持平,但可节省50%以上的灌溉水,同时因其具有很强的抗病虫害能力,既能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又可避免农田大面积污染。“这是有效提高稻米品质及粮食安全性的关键。”罗利军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上海市农业基因中心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化平台,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全面打造节水抗旱稻种子研发、生产、加工仓储、销售和服务体系的“育、繁、推”一体化平台,加快节水抗旱稻的产业化。
今年11月,上海天谷米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天谷生物”将实现节水抗旱稻从种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换言之,经过5年的发展,“天谷生物”不但“卖种子”,同时也要开始“卖大米”了。让上海人吃上优质安全的旱稻米,为中国的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作出“上海贡献”正是天谷米业团队所期望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