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入“果品消费季”:桃、葡萄、梨卖得好
新华网上海8月3日电(记者李荣)盛夏酷暑,多吃点水果,消暑解气。从上海市农委和上海市农科院传出最新消息,今夏,桃、葡萄、梨,新品上市多,在果品市场上也“卖得好”,价格稳定。可说是果农种得好,市民吃得香。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水果年销售量超过300万吨,交易额超过350亿元;其中,进口水果销售量超过100万吨,交易额超过120亿元。从消费渠道来看,除了菜市场和超市等传统渠道之外,近年来果品网络销售快速发展,份额在不断上升,全市水果电商企业超过百家。
在沪郊当地,水果成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新主角之一。据上海市农委人士介绍,桃、梨、葡萄等果品的生产,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都有好处。目前,沪郊果品产业面积已趋于稳定,品牌效应逐步显现,果树种植面积近30万亩,今年的产值估计在22亿元左右。
上海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说,上海在果品新品种的开发选育上正在加大力度。就拿桃子来说,果农和消费者的需求都在多元化。从果农来说,有的需要相对早熟的品种,有的需要相对晚熟的品种,目的都是为了错开种植和上市的时间,利用一个“时间差”;而从消费者来看,有的喜欢吃脆桃,有的则喜欢吃“软”桃,口味上各有不同。农科部门需要用多品种来满足多需求,同时推广标准化技术,提高优质果率。(完)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