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上海好葡萄”将扩大产量

来源:新民晚报 马亚宁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1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绿的甜,红的酸,有的还飘“玫瑰香”。昨天,上海市农科院庄行试验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葡萄擂台赛正上演,来自全国各地和本地的20个优质葡萄品种济济一堂,比拼谁更好看、好吃、好种。最终,申丰、沪培1号和申华三个上海本地品种胜出,无论是口感、风味和栽培适宜度等,均获得众多葡萄栽培专家和在场市民的青睐。接下来,这些上海本地优质品种将逐步扩大规模,全市8万亩葡萄田将更多栽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海好葡萄”。
  上海地区葡萄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以“巨峰”品种为主,品种单一。随着葡萄栽培方式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栽培品种的选择也更多样化。当前上海的葡萄面积达8万亩左右,葡萄的亩产值效益均在万元以上,已成为本市果蔬种植中最赚钱的品种。
  上海市农科院葡萄课题组经过长期努力,在葡萄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可喜成果,先后培育出8个葡萄优良新品种(申丰、申宝、申华、申玉、申爱,沪培1号、沪培2号、沪培3号)。
  “难怪阿拉小时候常吃的那种个头大、水分多的‘乒乓葡萄’如今已不见踪迹。”葡萄擂台赛现场,市民李先生边品尝葡萄,边寻觅自己的“葡萄记忆”。“这种巨型葡萄是上世纪90年代引进的品种,当初和巨峰一同进入上海。”上海市农科院研究员蒋爱丽告诉记者,产量高、水分多、卖相好是“乒乓葡萄”的优势。但为了追求个头大,却牺牲了甜度和葡萄特有的风味,口味寡淡。   
  实际上,从健康、安全、优质的“水果标准”来看,水果越大越不好吃。不少市民爱吃葡萄,却不大会挑葡萄。与葡萄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蒋爱丽,说出了挑葡萄的专业妙招:
  1.看颜色:粒粒葡萄颜色匀称;
  2.看果粒:果粒大小相仿,果粒之间紧实,但不变形;
  3.看大小:每串葡萄个头莫太大;
4.看果粉:要买挂“白霜”的葡萄。葡萄表面白白的一层,不是厚厚的灰尘,而是天然的果粉,果粉葡萄相对更新鲜优质。
5.尝口味:从一串葡萄的最下端,掐粒尝尝。如果这里的葡萄酸甜适度,风味浓郁,整串葡萄就好吃。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