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也能吃上新品水果
上海的地理气候条件对葡萄生长具有不利影响。近年来,上海农科院葡萄课题组经过长期努力,在葡萄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先后培育出申丰、申宝等8个通过市水果新品种审定和认定的鲜食葡萄优良新品种,此外,还筛选了一些优良单株,为后续的新品种选育做好储备。
近日,“2015年度优新葡萄品种品评会”在上海市农科院举行。来自各地的葡萄、果树种植专家和上海市葡萄种植企业的30多位代表对10多个优新品种葡萄进行了品尝和评价,并就葡萄等水果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交流。申丰、沪培1号、申玉、申华等新品种以高票当选为最受市民喜爱的葡萄品种。
上海扩大葡萄品种选育规模 记者从品评会上了解到,上海地区的葡萄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以“巨峰”为单一主品种。随着葡萄的栽培方式向设施栽培的改变和消费者对果实的需求向优质化、多样化的变化,上海葡萄栽培品种的选择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市农科院葡萄课题组长期致力于优良葡萄品种的引种筛选和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确立了上海地区鲜食葡萄生产的适宜架式和整形模式、优质葡萄生产的适宜产量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并在市郊建立了十几个试验示范基地,使葡萄新品种和新的栽种技术得到更好的示范应用。市农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研究员蒋爱丽告诉记者,葡萄植株的寿命可长达上百年,新品种要成为主栽很不容易。葡萄主栽品种的国产化率目前还比较低,上海正朝着优质化、无籽化、多样化和省力化栽培的方向进行葡萄育种。
注重果实内在品质见成效 有进展的不仅仅是葡萄。近年来,在网上水果商店和进口水果市场的压力下,地产水果面临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市农科院金山果树试验站梨树栽培与育种专家骆军告诉记者,与外地水果育种中往往会更倾向果实外观等商业化考虑不同,上海的水果育种更注重果实的内在品质。
8月中旬即将上市的奉贤黄桃色泽艳丽,肉质柔韧,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农科院培育出的“锦”字系列优良品种。据市农科院林木果树研究所所长叶正文介绍,当年发现黄桃树冠下部的果子受光量不足,颜色和品质无法和上部的相比,对整体品质影响很大,便想办法增加下部受光量,甚至曾经想用灯泡补光,但成本太高。后来,采用当时新问世的反光膜,终于攻克了难题。而这,仅仅是当年采取的六大技术手段之一。在最近由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主办的全国赛桃会上,上海参赛的12个桃品种中,有4个获得金奖,2个获得银奖。上海现在平均每年有四五个水果新品种推广到全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