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奉献 只为增强上海农业核心竞争力

来源:上海科技报 张秀华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4-17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有这样一个科研团队,始终站在上海农业科研潮头持续创新,承担了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30余项,上海市重大和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从科研攻关、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丰硕成果,自2003年起,这个团队连续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服务“三农”上取得独特成绩,仅细胞工程大麦“花字号”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就近2000万亩,为农民增收近10亿元。在人才和科技团队和“精神家园”建设上更是独树一帜。
  这个团队就是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所。他们为提升上海市农业科技的学术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他们是如何始终站在创新潮头,不断再创佳绩?
真才实学人才 奠定事业基础
  实践证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科技新突破的引领者和开拓者。生物所的发展历程,再一次证明了真才实学的人才是兴所的最重要因素。
  师承刘大钧院士的黄剑华博士,师承洪孟明院士的姚泉洪博士、张大兵博士和国外名牌大学归来的唐雪明博士,以及陆瑞菊博士、彭日荷博士、熊爱生博士,这样的团队,他们具有较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较广阔的国际视野,较敏锐的专业洞察能力;他们不断跟踪学科发展的前沿,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发展趋势;他们能主导研究的大方向,提出研究工作的主要思路,在关键技术上能提出解决方案;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一个较协调的、团结的工作集体。他们中有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称号的,有聘为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广泛涉猎生物安全性评价、谷类作物小孢子培养、重要酶基因分离、克隆及体外分子进化研究上,并分别取得独特的成绩。他们的大麦小孢子育种技术的研发,提升了中国在大麦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与相关核心育种技术上的国际竞争力;他们在国内最早系统建立了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体系,农产品dna分子溯源体系,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坚定奉献理念 成就科研辉煌
  十年磨一剑,不仅要有敏锐的专业眼光,而且要有坚定的毅力和耐得住寂寞的心态。所长黄剑华说,激发工作热情,享受科研乐趣是生物所“精神家园”建设的主要目标。积极的激情,能够调动全身心的巨大潜力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他们倡导热爱科技事业,献身科技事业,全身心地投入科技事业的理念。努力营造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团结共进的创业氛围。
  生物所的领军人物一直保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曾经有一段时间,研究陷入了科研经费明显不足的窘迫境遇。但是,他们始终不气馁,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坚定的意志坚守着自己的研究方向。  
  在“一穷二白”的创业初期,他们硬是顶住了工作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困境。
  所里的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科研团队,常年早上班、晚下班。为了策划申请重要科研项目,经常挑灯夜战,连续数月查阅国内外文献,几经修改完善建议书和申请书。他们以自己顽强的拼搏意志,吃苦耐劳的刻苦精神和奉献事业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领团队成员一起奋斗!
  如今,一大批新进的年轻团队成员,承担了大量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工作,连续的加班加点工作,也已成为他们自觉的行动。不怕苦、不怕累,热爱事业、奉献事业的精神又在年轻的科技人员身上得到不断延伸,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