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技术可保食品安全
本报讯 市面上真空包装的泡椒凤爪90%以上都是辐照食品;一根价格昂贵的野山参也可通过辐照技术使其安全保存一二十年。日前,记者从沪上举行的食品辐照质量控制最佳实践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辐照技术推广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专家指出,合理规范的辐照技术,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技术先进应用领域广
据介绍,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低碳节能、安全卫生、经济高效的农产品物理加工技术,与传统高温灭菌和低温冷藏等常规方法相比,采用辐照方法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持农产品原有的品质、质构、风味、色泽、新鲜度等特征,而且具有安全、低碳、高效的优势。目前我国每年的辐射食品处理量约在45万吨,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应用领域包括调味料、农产品、日用化妆品、中药材提取物、宠物饲料等多个领域。
辐射加工被视为有益于环境保护的“绿色技术”,运用x射线、y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加工处理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能杀虫、杀菌并抑制其生理过程。
辐照技术对人无害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的辐照食品已经非常之多,例如大家爱吃的泡椒凤爪,又或是方便面中的调味料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辐照技术实现杀菌的安全食品。”上海束能辐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戚文元这样告诉记者,一些保质期较长的食品中通常含有大量防腐剂,而通过辐照技术,可以使产品中的防腐剂使用量大大减少,不失为一种解决食品安全的有效措施。
对于目前市民对辐照食品是否对人体有害的疑虑,戚文元表示这完全不用担心。他介绍,早在20世纪40年代起,世界各国专家、学者就在辐射工艺学、辐射化学、辐射生物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毒理学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199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资助的“辐照食品安全性联合专家委员会”便宣告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在我国,辐照产品的辐射使用剂量有严格规定,对于辐照食品,都要求明确标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