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一粒稻种 糅合节水抗旱高产

来源:中国网 彭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26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水稻高产,却怕渴,一直要喝水;旱稻耐旱节水,但产量上稍逊一筹。上海专家将水稻高产和旱稻耐旱的特点巧妙注入一粒稻种中,培育出旱优2旱优3等世界首例节水抗旱杂交稻新品种,上海的旱稻不育系培育已达国际领先水平。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的节水抗旱稻不育系、杂交组合选育和抗旱基因发掘技术项目昨天获2010年上海市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0年前,课题负责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等人另辟蹊径,开始聚焦高效种稻,培育既节水又抗旱的稻种。2003年,首次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旱稻不育系沪旱1a,让旱稻杂交稻成为可能;随后,罗利军带领课题组成功实现杂交节水抗旱三系配套,第一次又让旱稻水稻杂交变成可能,兄弟合力育成的旱优3等杂交新品种表现出众,在去年沪郊50亩地里首次收获,亩产超过550公斤,每亩节水超过400吨,节省了50%的水源。

  一般来说,水稻生产会消耗约55%的淡水资源,其长期保持水层的种植方式又会造成大量甲烷等排放,造成污染。而旱优3等节水抗旱杂交稻环保优势突出:抗病性强,成长快,全生育期仅100天左右,比普通水稻早收40多天,躲开了稻田病虫害高发期,施肥用药次数仅为水稻田的三分之一,每亩可节约近160元。口感上同样不差,与上海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质杂交水稻寒优湘晴米质相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