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了,菜农可问电脑医生
蔬菜生病了,电脑来“会诊”。今天上午,记者在上海农科院生态所看到,办公室里的电脑正忙着望闻问切,帮助远在崇明的菜农杀虫治病。这就是上海市农科院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共同开发的蔬菜主要病虫害网络化远程诊断技术。作为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该成果刚刚通过专家验收。
给生病蔬菜开药方
项目组长、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研究员王冬生告诉记者,蔬菜主要病虫害网络化远程诊断技术拥有两大“智囊团”——专家系统和会诊系统。这能让任何一台电脑随时变成“病虫害专家”。
专家系统指蔬菜病虫害诊断决策和防治系统。普通农户只要会上网,免费注册登录“专家门诊”后,就自动进入蔬菜病虫害辅助诊断软件和图像查询系统。拉动选择框,点击虫害条目,或者上传田间灾害照片,电脑就会开出一张张“病历单”。按照上面的诊断说明,农药类别和剂量,菜农只要“对症下药”,喷洒农药既准确又节省。
目前,“专家门诊”容纳了10万条蔬菜病虫害信息,能对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等8大类蔬菜近500种常见病害进行诊断。而且,病毒库还时时更新,保证蔬菜就诊的准确率达90%以上。
专家会诊疑难杂症
万一碰上疑难杂症,专家系统难以确诊,菜农可以向会诊系统求援:提交“求医单”,后台调度员会寻找植保专家确定就诊时间,并保证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然后,通过视频、音频和文字聊天,专家和农户网上面对面,共同寻找田间病因和“解药”。
去年,南汇赵老伯种的200亩温室番茄集体发病:叶面卷曲,发黄。开始以为是害虫入侵,大面积喷洒农药后,也不见好转。后来到乡农技站,进入会诊系统,得到专家药方:与害虫无关,是番茄曲叶病在作祟,猛施农药非但不治病,还给大棚里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埋下祸根。
帮助控制农药使用
“所以,我们还开通了上海首条植保在线(www.ipmshanghai.net),登录网站可以更直观地找到‘蔬菜门诊’。”王冬生指出,“头疼医脚”式的盲目喷药,是田间农药超标的一大原因。随着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村村通”深入农家,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就是农户手边的防病宝典,能有效提高病虫害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指导农业种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据了解,该成果正在上海各郊区全面推广。结合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核心种植区内的农药用量减少了21%左右,农民因此节约成本约6%。从今年年初起,类似的网络诊断还将覆盖果树、棉花和粮食等大田作物,甚至让鱼虾蟹蚌等水产品也看上“电脑门诊”。
给生病蔬菜开药方
项目组长、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研究员王冬生告诉记者,蔬菜主要病虫害网络化远程诊断技术拥有两大“智囊团”——专家系统和会诊系统。这能让任何一台电脑随时变成“病虫害专家”。
专家系统指蔬菜病虫害诊断决策和防治系统。普通农户只要会上网,免费注册登录“专家门诊”后,就自动进入蔬菜病虫害辅助诊断软件和图像查询系统。拉动选择框,点击虫害条目,或者上传田间灾害照片,电脑就会开出一张张“病历单”。按照上面的诊断说明,农药类别和剂量,菜农只要“对症下药”,喷洒农药既准确又节省。
目前,“专家门诊”容纳了10万条蔬菜病虫害信息,能对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等8大类蔬菜近500种常见病害进行诊断。而且,病毒库还时时更新,保证蔬菜就诊的准确率达90%以上。
专家会诊疑难杂症
万一碰上疑难杂症,专家系统难以确诊,菜农可以向会诊系统求援:提交“求医单”,后台调度员会寻找植保专家确定就诊时间,并保证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然后,通过视频、音频和文字聊天,专家和农户网上面对面,共同寻找田间病因和“解药”。
去年,南汇赵老伯种的200亩温室番茄集体发病:叶面卷曲,发黄。开始以为是害虫入侵,大面积喷洒农药后,也不见好转。后来到乡农技站,进入会诊系统,得到专家药方:与害虫无关,是番茄曲叶病在作祟,猛施农药非但不治病,还给大棚里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埋下祸根。
帮助控制农药使用
“所以,我们还开通了上海首条植保在线(www.ipmshanghai.net),登录网站可以更直观地找到‘蔬菜门诊’。”王冬生指出,“头疼医脚”式的盲目喷药,是田间农药超标的一大原因。随着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网络“村村通”深入农家,蔬菜病虫害远程诊断就是农户手边的防病宝典,能有效提高病虫害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率,指导农业种植科学施肥,合理用药。
据了解,该成果正在上海各郊区全面推广。结合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核心种植区内的农药用量减少了21%左右,农民因此节约成本约6%。从今年年初起,类似的网络诊断还将覆盖果树、棉花和粮食等大田作物,甚至让鱼虾蟹蚌等水产品也看上“电脑门诊”。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