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共探水稻机械化之路
水田激光平地机、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无人驾驶拖拉机、水稻直播机和无人驾驶喷雾直升机,近日齐齐亮相上海市郊田头。正在参加“2012年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讨会”的来自全国以及国外的农艺专家们,实地观看了这些水稻机械的作业表演。
昨天,在上海市农科院举行的研讨会开幕式上,上海市农委副主任殷鸥指出,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的农机化正在逐步实现四个转变:一般农机向装备农机转变,产前农机向产中产后农机转变,种植业农机向种养结合农机转变,个体化农机向产业化农机转变。因此,在上海召开全国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研讨会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将为上海郊区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奠定基础。
此次研讨会由上海市农委,华南农业大学主办。农业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水稻育种专家陈温福院士,农业装备专家罗锡文院士,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及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授兰玉彬博士,韩国全南大学李金焕教授等分别作了关于水稻机械化的专题报告。全国15个省市的代表参加会议并介绍各省市今年水稻机械化直播情况。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了该研讨会。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亿亩,约占中国粮食产量的30%,世界水稻产量的40%。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保证水稻高产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十年来,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院士带领的团队研究成功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包括同步开沟起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同步开沟起垄施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等。研制成功的水田、旱地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已在中国20个省市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和苏丹推广应用。采用该技术,杂交稻产量可达每公顷9吨,常规稻可超过7.5吨,并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水稻也是上海的第一大作物,年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十五”以来,上海一直在强化设施粮田建设,已建成120万亩的设施粮田。同时也由于劳动力成本较高,长期以来,上海一直在探讨各种高效精简栽培方式。机械插秧技术首先推广应用,随后机械条播技术、机械穴播技术、旱直播、免耕栽培等新型农机农艺技术也在不断探索之中。随着郊区稻麦秸秆还田的实际需求,水稻直播种植品种选择、高产群体栽培、病虫草害防治等农机农艺配套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中。
本次研讨会还邀请了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的水稻农机农艺专家,向大家介绍他们的水稻栽培农机农艺技术,对今后指导上海乃至全国的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直播机械方面,罗锡文院士自主研发了适宜我国国情的水稻精量穴直播装备和配套农艺技术,在东南亚地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他已多次来上海指导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