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从“有菜吃”向“吃好菜”转变

来源:上海科技报 陈怡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7 10:13:29 浏览次数: 【字体:

“12号好吃,又甜又糯!”“7号口感嫩,汁水多!”“没想到什么调料都不用放,青菜就这么烫一下也挺好吃……”

5月12日,上海首届优质青菜品鉴会在上海市农科院举行,来自全国的蔬菜育种专家和上海的农技人员、市民代表共同对清水小火锅里的28个青菜品种进行了外观、安全指标、营养成分、口感风味等方面的综合品评。最终上海绿望合作社选送的“华王”品种获得金奖,上海百蒂凯蔬果合作社选送的“华王”品种获得最受市民欢迎奖,上海百欧欢公司选送的“新海青”品种获得最佳品质奖。

在上海地产绿叶菜上市量的构成中,青菜、鸡毛菜的比重最大,约占地产绿叶菜上市量的45%。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市农科院在全国率先进行本地青菜品种的选纯复壮,通过广大育种工作者和生产者的共同努力,陆续推出了“红明青菜”“矮抗青”“新场青”“新夏青系列”“长征系列”等优质青菜品种,共同组成“上海青菜”系列品种。这些青菜品种在上海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得到推广应用,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选育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农业专家指出,当前,在蔬菜数量已基本稳定保障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从“有菜吃”向“吃好菜”的转变。蔬菜首先要安全,进而要新鲜、好看、好吃、有营养;市民还希望针对不同的烹任方法,市场能提供有个性化针对性的产品。这些新情况、新变化要求生产者从关注蔬菜的产量、抗性、耐储运性更多地向关注好吃、营养、个性化转变,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品种。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科技为支撑,上海的育种家们不断提高青菜品质,培育出了具有不同生态型和功能型的杂交青菜新品种。

过去,日本杂交耐热青菜品种“华王”几乎一统上海夏季青菜市场。如今,上海农业科学院、申耕农业的育种家们已育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夏青系列、长征系列等耐热青菜,不仅解决了夏季淡菜的问题,也打破了“华王”一统天下的格局。上海的“四月慢”和“五月慢”是优质的耐抽薹品种,如今,科研单位还育成了“艳春”和“艳绿”这2个耐抽薹杂交新品种,以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癌和消炎作用的“紫衣”等功能性青菜新品种。

据了解,2017年,上海农业提出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3年规划,绿色生产成为今后蔬菜生产的主旋律,抗病虫害、少用农药化肥成为青菜育种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