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更好吃,更好看,更好种……历经20余年,第一批上海“本土葡萄品种”育成推广

来源: 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 发布时间:2018-07-04 08:39:49 浏览次数: 【字体:

abdac55446d14943a16faf3d44dded5e.Jpeg

今年,上海郊区葡萄种植面积在5.7万亩,主栽的还是巨峰、夏黑、巨玫瑰等外来品种,它们虽然已在上海种植多年,却仍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

“我们的新品种葡萄快成熟了,你有空来基地品尝!”近日,市农科院林果所研究员、葡萄学科团队负责人蒋爱丽给记者发来了几张照片,画面上是一串串吊在藤上紫红诱人的葡萄。


她所说的几个葡萄新品种,正是他们团队历经20年育成、目前开始推广应用的第一批上海本土葡萄品种“申沪”系列,不仅具有更好吃、更好看、更好种的鲜明特点,也解决了上海原有外来品种在生产中遇到的一些“痛点”问题。

 “今年,上海郊区葡萄种植面积在5.7万亩,主栽的还是巨峰、夏黑、巨玫瑰等外来品种。”蒋爱丽告诉记者,这几个品种各有优势,比如“巨峰”果粒大而圆,“夏黑”颜色好看,还是无籽葡萄,“巨玫瑰”带有玫瑰香气,不过,它们虽然已在上海种植多年,却仍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情况。

多年来,市郊葡萄园普遍出现“坐果差、着色不良”的现象,造成葡萄商品率低下,给种植户带来极大的困惑,也成为本市葡萄产业发展的瓶颈。每年6月中下旬,正是大棚葡萄成熟采摘前的关键期,但上海高温高湿的气候,并不利于这些外来品种的着色。“着色不良”,则是指成熟的葡萄颜色远远达不到该品种应有的标准,比如“巨玫瑰”葡萄应该是紫红色的,但不少农户种出来的该品种葡萄却是淡粉色的,着色率只有30%-50%。而“坐果差”,则会造成葡萄穗型不好,一串葡萄要么稀稀拉拉,要么挤得太紧。


痛点,就是科研的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蒋爱丽与团队一起开展葡萄新品种创新技术攻关,希望选育出“上海人喜爱、也适合在上海种植”的葡萄品种,如今终于育成了品质优良、商品性好、而且好种的“申沪”系列葡萄新品种,并在上海郊区的葡萄园进行推广应用,示范园的新品种占有率已达5%—30%,同时湖北、浙江、江苏、安徽、广西、河南、黑龙江等地也进行了引种栽培。

 新育成的上海本土葡萄品种,都具有哪些独到的优势?据介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申沪”系列葡萄新品种,目前包括“沪培1号”、“申华”、“申丰”、“申玉”4个品种,它们在风味、颜色、外观、成熟期等方面各具特色,可以弥补现有主栽品种的缺陷。

 “沪培1号”新品种

 

“申华”新品种

 

“申玉”新品种

 

比如“沪培1号”,是国内第一个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无籽葡萄品种,但与同样无籽的“夏黑”品种进行了错位竞争,其颜色并非黑紫色,而是较少见的绿白色,果粒也是长椭圆形的。对种植户来说,该品种栽培容易,商品性也比较好。

“申华”品种,是紫红色的,除了无籽、上市早的特点,“果粒特大”则是其更明显优势。一般来说,一粒“巨峰”葡萄在10克,已经算是大的了,但一粒“申华”葡萄则可达15克,个头看起来甚至是一般葡萄果粒的两倍大小。

 “申丰”品种,除了早熟、坐果好、果粒大小整齐,“颜色好”是其最值得称道的特点。这个品种呈漂亮的紫黑色,还可以弥补“巨峰”、“巨玫瑰”坐果不良的缺点。

 “申玉”品种,则是中晚熟品种,果穗中小,果粒大,呈长椭圆型,而且颜色为少见的黄绿色,提升了大粒葡萄在颜色上的丰富性。

 “相比其他水果品种,葡萄花蕾小而密集,杂交育种难度更大,而且预见性低、周期长,要育成一个新品种至少需要10年,而且,由于葡萄种植前期投入高,一亩至少需要3—4万元,农民轻易不会换品种,所以,新品种的示范应用还需要更长时间!”蒋爱丽介绍说,目前,他们还建立了新品种配套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范,为优质安全的葡萄果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相对于桃、梨等果树,葡萄的产值是最高的,上海郊区平均每亩在1.2万元以上,但它也是最需要技术支撑的,懒种会导致‘颗粒无收’。”

 眼下,在金山区小有名气的施泉葡萄园,30个大棚里的“申华”品种也快要成熟了。基地负责人卢玉金告诉记者:“几年试种下来,这个品种优势明显,我们毫不犹豫地扩大地种植面积。它不仅在生产中省工,而且商品性高,颜色好、无籽、果粒特别大……”据透露,前两年,该基地的“申华”品种成熟后,往往只需要一周时间就卖光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