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克隆猪技术“把根留住”

来源:新民晚报 马亚宁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2-13 09:10:06 浏览次数: 【字体:

枫泾猪、眉山猪、沙乌头和浦东白猪是上海本地猪种的“四大金刚”,在“外来猪”蜂拥而至和自然灾祸的双重夹击下,如何才能保护好本地猪种的优质基因资源呢?记者从上海市农科院获悉,科研人员正在用多年积累的克隆猪技术平台,助力本地猪“把根留住”,为本地传统猪品种的保存和繁育保驾护航。

猪卵母细胞脂肪含量更高,体外显微操作难度大,因此克隆猪的成功率仅1%至2%,目前国际上获得克隆猪的国家和地区并不多。2007年,上海科学家首次成功克隆猪。2010年7月底,上海“克隆猪二代”——一头枫泾母猪诞生,“供体细胞”不再是胎儿成纤维体细胞,而是成年枫泾猪耳朵上的普通体细胞。一年后,这头大型克隆猪发育成熟,与种公猪自然配种后顺利产下5只健康的小猪仔。

项目负责人、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德福坦言,就掌握的实验数据来看,与克隆牛和克隆羊相比,克隆猪很少有畸形。因为克隆猪胚胎若发育异常,基本会被“代孕猪妈妈”自然流产掉,但凡能降世的,一般都是体健貌端的。

基于两代克隆猪,上海克隆技术平台基本搭建成型:研究人员熟练掌握影响猪体细胞克隆效率的主要技术环节,建立并优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改进猪体细胞克隆的一些关键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畜牧生产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以浦东白猪为例,它是我国唯一一个白色地方猪种,有近200年历史,但始终面临种群灭绝的严重风险。“通过采集精液、胚胎、体细胞,利用克隆猪技术保存遗传物质,实现基因备份保种(静态保种),是目前浦东白猪有效的保种措施之一。”

目前,克隆猪技术备份浦东白猪基因资源的相关工作已经启动。浦东白猪基因备份保种后,将率先在国内形成针对某个地方猪种的种质资源库,为其他地方品种的保护提供借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