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林果专家为市郊不少村种上了“摇钱树”
在这一轮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中,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将筛选出3到5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用三年时间进行攻关研究,提炼形成一批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核心技术。
浦东大团镇的水蜜桃、奉贤庄行镇的蜜梨、青浦夏阳街道的枇杷、金山枫泾镇的黄桃……5月22日,上海市农科院接待了一大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市郊各区不同的村镇,有的是镇里负责人,有的是村书记,有的是合作社带头人,但一个共同点是当地都以特色水果而闻名。当天,市农科院林果所启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林果专家与市郊20多个村镇、合作社或企业基地签约结对,今后将聚焦林果、花卉产业为其提供紧密的科技支撑,帮助当地培育“摇钱树”或“幸福花”。
“我们镇的园艺村,以前就是崇明岛上花卉产业的发源地,市农科院专家一直以来都给予了持续不断的技术指导。”崇明港沿镇一位负责人高兴地说,今年,农科院又在村里设了一个花卉专家工作站,今后将帮助进一步丰富花卉品种、提升种植水平,既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提供技术支撑,也将更好地助力中国花博会在崇明的胜利举办。
据了解,今年,市农科院林果所将重点推进6个专家工作站,分别是奉贤区青村镇的黄桃专家工作站、奉贤庄行镇的“庄行蜜梨”专家工作站、青浦夏阳街道的枇杷专家工作站、崇明港沿镇的花卉专家工作站、青浦白鹤镇的草莓专家工作站、崇明庙镇的西红花专家工作站,都将聚焦当地小有名气的特色产业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撑。同时,他们还筛选了奉贤庄行镇的新叶村、金山枫泾镇的新义村等10多个基地进行重点对接,帮助打造经济果树种植的亮点,以科技引领特色产业兴旺。
市农科院林果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一轮实施的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将聚焦果树和花卉两大领域,覆盖市郊13个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区。在这个过程中,林果专家将筛选和示范推广一批优新品种,推进郊区果树、花卉品种结构的升级优化。在果树领域,本市将继续开展桃、梨、葡萄、柑橘、草莓5个主栽类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同时兼顾水果观光采摘游,开展枇杷、蓝莓等特色品种的种植。在花卉领域,则以球宿根花卉新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兼顾观赏与食药用功能相结合的新类型和品种的种植。目前,专家团队已筛选了近年来选育的21个果树新品种,有望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而花卉新品种则有12个。
除了新品种,林果专家还将筛选示范一批现代果树、花卉新型栽培技术模式,以推进上海花果产业的转型升级。比如,在果树领域,将开展适合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的新型栽培模式研究,为机械进果园和机械作业奠定良好基础,从而解决林果产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劳动强度大、机械水平低”等难点问题。在花卉领域,则提出花卉采后保鲜处理与高效物流技术方案,既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点,也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兴旺,而产业要有竞争力,必须有特色。特色产业,则必须靠科技支撑。”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坦言,该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是要让科研的“种子”在乡村大地上发芽,让科研的优势转化为产业的优势,进而转化为老百姓增收的有效渠道,让老百姓在乡村振兴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据透露,在这一轮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中,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将筛选出3到5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用三年时间进行攻关研究,提炼形成一批都市现代绿色农业的核心技术。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