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像麦子一样,在干旱地区种水稻,你信吗?让世界瞩目的“绿色超级稻”,让水稻不姓“水”

来源:文汇报 沈湫莎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23 10:13:08 浏览次数: 【字体:

稻田要高产,要付出水的代价。由袁隆平院士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每年增加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7000万人。不过,也有代价——水稻生产已经消耗了我国50%以上的淡水资源。

有这样一群科学家,努力让水稻摆脱水的依赖——围绕“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呼之欲出。在今天举行的“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暨国家863重大专项“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资源展示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经有41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超级稻”品种。

绿色基因资源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是绿色种源创新的关键,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引发新一轮的“绿色”农业技术革命的关键。许多国家都针对重要的作物先后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旨在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从而抢占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和种源农业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它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力推进了在基因组水平大规模挖掘与研究各类绿色性状功能基因的进展。

4f5a9e828ed24991bacfe1ff78e2fb1c.Jpeg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就是挖掘水稻绿色基因的科学家之一,他用20多年的时间做了一件事,将水稻“亲兄弟”旱稻的基因融入水稻,让它在丘陵、荒山甚至干旱地区也能种植。最近好消息传来,他选育的“旱优73”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已超过300万亩,种植带从海南延绵到了山东。

一粒种子中可能蕴含一个解决方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致力于农业生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共享利用和节水抗旱稻的研究。据悉,该中心至今已收集保存农作物资源22万余份,向全国分发资源8万余份,在节水抗旱稻的理论与育种研究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开启了我国水稻栽培模式创新的绿色发展道路。

7447596295984fb98d55a93add72c966.Jpeg

大会名家云集,有张启发、林鸿宣、万建民、韩斌、刘耀光、谢华安六位院士参加,将聚焦三个问题进行讨论。分别是绿色性状研究的进展与成果、绿色性状聚合的生物学理论与技术问题、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绿色种源创新中如何有效应用的问题。

据悉,“绿色超级稻”已经走入非洲、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其优良性状让世界瞩目,专家们希望为中国水稻找到更多绿色性状,让“绿色超级稻”造福全球人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