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头到餐桌,“网红”甜糯玉米如何打卡 2021年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高端论坛侧记
金黄脆甜的“申科甜9号”、雪白味甘的“申雪甜88”、紫红软糯的“沪红糯1号”,当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在明朝时期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因为其极强的种植适应能力而使得人口增加了一倍,更在500年多后被农业科研人员培育成兼具口味与营养的都市美食。这些有着好听的名字和一流口感的玉米是现代农业发展史上增长最快的作物——特用玉米。
6月12日,2021年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发展高端论坛暨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咨询会在沪举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及长三角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研人员济济一堂,共商国产特用玉米的瓶颈与发展之路。
国内最大的特用玉米研发基地
作为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生存能力强大,不仅耐旱、耐寒,还能适应贫瘠的土壤环境。当玉米被引入中国之后,与土豆一起,迅速成为缺乏耕地地区人口的重要口粮,并延续至今。
与那些被用来作为粮食的普通玉米相比,经过精心培育的特用玉米,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营养价值或加工利用价值的玉米,如甜玉米、糯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在已经不担心吃不饱的现代中国,对特用玉米的需求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郑洪建研究员介绍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特用玉米生产和消费国,2020年特用玉米的种植面积达到2200万亩;而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特用玉米的主要种植区域,其中上海的崇明、奉贤、青浦、松江、原南汇等郊区有5万亩,江苏、浙江、安徽分别有120万亩、80万亩、50万亩。
“年消费20万吨特用玉米的上海,是国内最大的特用玉米终端消费区和研发基地。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先后育成了具有区域影响力的‘金菲’‘金银818’等超甜玉米新品种和‘沪玉糯’‘申科’系列糯玉米新品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谭琦研究员说,为提高上海在特用玉米研究领域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应对特用玉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成功申报成立了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培育新品种
“上海特用玉米产业面临的主要瓶颈是:种质遗传基础狭窄、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绿色高效技术滞后、企业基地对接不够。”郑洪建说,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和 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为主体,整合上海相关科研院所等单位资源,完成种质创新品种培育、优质绿色高效生产、产业链延伸、对接企业服务基地四大工作任务。
“尽管玉米引进中国已经有500多年,但我国的玉米基因库种类并不算丰富。玉米新品种的开发和培育,主要依赖原来品种的自然突变,外来加入的种质资源少。”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研究员建议,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要注重特用玉米的种业科技创新。糯玉米是在我国玉米品种中突变形成的,国内不少科研机构围绕其进行了研究和改良,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将种源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相结合。“例如,把全基因选择技术与苞叶厚度、口味等结合起来,形成特用玉米改良路径”。而无论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还是新锐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相辅相成。
事实上,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建立一整套种质创新与功能型新品种培育体系,从资源收集与表型精准鉴定、营养品质性状遗传基础,到高效分子育种,中心将围绕消费市场需求培育皮薄、皮渣率低、甜度高、糯性强的特色品种和高叶酸、高赖氨酸、高花青素的营养品种。
打通全产业链创新与合作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不断开发特色和营养的特用玉米新品种同时,如何实现高效、绿色的种植,以及面向市场的推广,都是特用玉米从实验田走向市民餐桌过程中需要越过的难关。
“20多年前,在商讨有关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会议上,我就建议要在上海发展甜糯玉米。”上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陈德明研究员说,上海土地资源有限,特用玉米的播种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最好是在早春或晚秋,“还要进一步开发生育周期短、产出效率高的新品种,以适应上海乃至长三角的土地种植”。
陈德明还注意到,出于保鲜的原因,过去上海不少特用玉米都只出现在农家菜里,“如何让更多的企业加入特用玉米的加工产业链,提升甜糯玉米的保鲜时间,也是特用玉米从农家菜走向市民市场餐桌的关键之一”。
“特用玉米是不是好,不能仅仅由专家说了算,还需要市场和消费者说好。”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蔡润教授指出,在市场推广上,研究机构要与企业紧密合作,“不久前,富含花青素的‘沪红糯1号’玉米以100万元实现成果转化,是新品种快速市场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江南大学副校长顾正彪教授则表示,要根据市场需要突出特用玉米的自身特色,例如,“甜玉米将营养与功能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很好的甜口,还因为是可溶性糖而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据悉,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上,上海特用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聚焦保优抗逆栽培、水肥高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在产业链延伸上,将研究采后保险、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中心还将与科技企业合作,建设核心示范基地,不仅在国内推广应用,还将面向一带一路展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