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十年间,上海农科人在“小农业”中探寻“大世界”

来源:党政办 曹红亮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24 08:11: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上海是一座拥有2480余万人口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乡村常住人口不足300万,多年来农业GDP低于全市总额的1%,相比全国其他省市,上海是典型的“小农业”。然而,在这“小农业”之中,却蕴藏着“大世界”。特别是近十年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借助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实力,通过全产业链布局创新力量、科技资源,赋能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上海“小农业”的局限,在服务上海的同时,将上海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向全国、迈向全球,充分发挥了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通过优化学科体系、强化平台建设、加快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院所管理水平等措施,努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和影响力,取得良好科研业绩。十年来,全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项目经费达13亿元,251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市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获发明专利授权306件,获实用新型专利227件,发表论文2800余篇。全院共主持获市级及以上科技奖54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8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5项,上海市科技发明奖7项、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1项、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这十年来,上海农科人坚持服务大局,勇于深化改革,敢于自主创新,真抓实干,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打开了一扇扇成功的大门,一步步让上海的“小农业”走向“大世界”。

  精准定位,做优做特,不断为社会贡献重大科技创新

  上海市农科院作为背靠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地方性综合科研院所,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准确把握上海“大都市,小农业”的特点,一手对接上海这个全国优质农产品重要消费市场,一手对接全国优质农业资源与优势产业,开展体现都市农业优势与特色的科技攻关。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上海不缺水,但多年来,上海农科人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及“碳中和”战略,联合全国相关科研力量,协作攻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发展“节水抗旱稻”。“节水抗旱稻”既可以像水稻一样在水田节水栽培,又可以像小麦一样在旱地种植。与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相比,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其生产过程可少灌水53.3%,少施化肥47.7%,而且大幅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其中,总氮和总磷的排放分别减少69.0%和36.6%,农药减少80%以上,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田增值、农民增收”的绿色农业生产目标,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节水抗旱稻已经从上海推广到全国15个省市以及越南、缅甸、巴基斯坦、老挝、肯尼亚、安哥拉、赞比亚、加纳等国家,并向世界提出水稻“蓝色”革命观点。

  服务大健康产业。上海不是菌菇的主产区,却是菌菇消费的重要市场,也是国内重要的食(药)用菌研究中心。多年来,依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以及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农科人联合国内外技术力量,通过种质持续创新、资源有效利用、产品高效生产、品质标准控制等技术体系的构建,将上海打造成为我国食用菌行业的领军者和技术创新的源泉。研发的蘑菇菌种制作技术改变了我国长期依靠进口菌种的局面,木屑代替原木栽培香菇技术极大促进了我国香菇生产的绿色发展;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验证成功香菇工厂化生产的“上海模式”,使上海的食用菌生产工厂化率达到90%(全国平均为9%);其中,“香菇种质创新和抗逆优质新品种培育”项目系统开展了香菇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新种质创制、系列新品种选育并研发集成现代化香菇生产应用模式,有力支撑了我国香菇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及脱贫工作,更是荣获2018-2019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20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海黄桃,曾经只适合生产罐头产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利用水蜜桃原产地的资源优势,通过种质资源创新,育成了“锦绣”黄桃系列,使得上海的黄桃成为可鲜食优质品种,填补了我国黄桃品种不适合南方地区生长的空缺。“锦绣”黄桃在1986年还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进步一等奖。但是,“锦绣”黄桃成熟期集中,供应期短,经常出现“增产不增收”和“无货可供”的状况。近十年来,上海农科人秉承前辈们务实进取的精神,以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增产增效为主要目标,紧扣生产实际选准课题进行重点攻关和科技服务,在“锦绣”系列基础上,不断研发出了“锦香”“锦园”“锦花”等不同成熟期的鲜食黄桃品种,实现了早中晚熟期品种配套。“锦园”“锦花”顺利成为国家审定品种,仅在华东地区的推广面积就已超过20万亩,占全国鲜食黄桃种植面积的80%左右,平均亩产值8000-10000元,来自上海的黄桃系列品种已经成为我国鲜食黄桃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玉米是全球种植范围最广、产量最高、用途最为广泛的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膳食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鲜食玉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上海成为国内重要的鲜食玉米消费地。为满足城乡居民高品质、多元化生活需求,进一步推动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上海农科人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先后育成了“沪玉糯”“沪甜”和“申科”系列鲜食甜、糯玉米等一批优质多抗、营养健康、绿色高效的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支撑上海及长三角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近10年共育成省市级以上审定鲜食玉米品种32个,其中国家审定品种10个;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励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这些成绩使得上海在鲜食玉米育种上长期走在全国前列,对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相关品种还在马来西亚、越南和坦桑尼亚等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进行新品种种植示范推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了产业布局,有力提升了上海鲜食玉米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农科人还为社会贡献了很多科技创新,如首次实现了小青菜(鸡毛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国内率先引进温室设备与技术,专业温室研发、制造领先全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温室产品已实现批量出口,温室装备等科研成果在西沙、南极成功应用;研制了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夯实基础,强化内功,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市农科院的众多创新成果,源于上海农科院不断加强自我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自2014年起,上海市农科院开始设立科技创新支撑领域研究专项,争取到上海市财政持续稳定支持,加大对优势特色学科支持,促进基础学科的长期良性发展,注重对都市型新兴学科和交叉型学科方向的支持。2017年起,上海市农科院启动“卓越团队”建设计划,推动更多优秀团队进入国家级和市级层次优秀学科团队行列。2021年“卓越团队”第二轮建设,增加了对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支持,并加大对优秀中青年学者为学术带头人团队的支持,为其团队发展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2019年起,为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上海市农科院积极探索创建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促进区域农业科技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与苏、浙、皖三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成立长三角乡村振兴研究院,围绕长三角区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需求,为产业或区域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共性技术,发起成立了食药用菌、玉米等长三角产业(科技)创新联盟13个。近年来,又积极推动科技资源向企业开放,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研究院,共建了“新村乡稻米产业研究院”“清美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等12个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共同打造集产业技术研发、行业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相关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开放性研究平台。这些内涵建设,为上海市农科院的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问题导向、目标引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

  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上海市农科院聚焦上海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支撑与引领。2019年4月启动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并正式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提出通过4年的时间实现建立100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基地、对接100个乡村振兴引领示范村、组建100个专家工作站、对接1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100项都市绿色农业核心技术攻坚、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展示活动100场次等六个“一百”目标,为上海乡村振兴“三园”工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目前,上海市农科院已挂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科技引领示范基地150余个,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科技引领示范村镇50余个,挂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专家工作站90余个;联合乡村振兴挂牌基地获得各类课题项目60余项,实现都市绿色农业核心技术攻坚150余项,获得支持经费10017.19万元;开展各类科技成果推介会、展示会、品鉴会、培训会和路演等各类科技支撑和成果转化助推活动累计近150场次,签订技术服务合同23项,总金额1005.8万元,完成成果转化合同16项,总金额898万元;培训郊区(含全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新型职业主体和职业农民等各类乡村振兴创新创业人才累计近5000人次。

  同时联合市农广校共同组织实施院青年科技人员与上海新型职业农民“手拉手、共成长”计划,同步培育青年农科创新和新型经营主体创业。50多名青年科技骨干与近200名市级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品种技术需求与成果对接,通过各种结对形式,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技术瓶颈,提升了成果应用转化效率,既培养一批接地气的青年农科人,又培养一批懂技术的新型青年职业农民,成为今后上海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初步形成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上海院模式”。

  上海市农科院在做好上海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同时,继续坚持发挥自身的科技成果优势,面向全国。扎实做好对口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支援和科技精准帮扶工作,帮助多地实现了脱贫致富;“锦”系列黄桃品种已成为湖南炎陵县、山东蒙阴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香菇、灵芝等食用菌优良品种帮助浙江、福建等山区的数以百万计的菇农脱贫致富,食用菌生产工厂化技术已经推广到全国……这些工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叶正文研究员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上海市农科院也因此获上海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实践证明,上海农业虽“小”,但只要定位清楚、找准方向、勇于创新,必会有“大”作为。在未来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程中,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上海农科人将在新的征程中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在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上下工夫,切实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为上海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把我国加快建成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斗不息。

3b7a18980f144a3b9f70bb42112a0f53.jp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