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建中更好地共成长
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先行者。十年前,全国首次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曾在这里召开,吸引了全国目光。如今,上海金山区、崇明区、松江区和上海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交大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成为上海乡村振兴的一大热门话题。因为支持金山区做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被纳入构建上海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南北转型发展战略,也因为上海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实力强,5年一轮的市农科院和金山区的合作也开启了第三轮。
那么,以全面建成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为目标的共建活动,与过去的院区合作有什么不同呢?
“共建具体目标是稻米、瓜果、蔬菜、畜禽四大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这就得形成市农科院和金山区现代农业共发展的格局,农业科技人员与现代农业经营者切实感受到在共建中共成长。”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蔡友铭说。
上海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背后
金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上海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如果实行“镇区合一”管理体制的廊下镇没能为农业科研人员建起田野里的实验室、创造条件让农业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廊下镇是很难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光环的。
农业科研人员与廊下农业经营者共同培育的“联中1号”品牌双孢菇高效优质全产业链是很好的注解。
十年时间,“联中1号”品牌双孢菇稳占上海地产双孢菇产量97%以上,把上海双孢菇市场20%的市场份额收入囊中,还培育了一个蘑菇特色亿元村,承担起用产业激活金山区8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沉睡资金的责任。整个过程中,联中食用菌合作社是国内同类企业中唯一通过一次性引进消化国外设施装备和种植技术而后依靠本土化技术研发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构建起和国际同行齐头并进的优质高效产业链。而这背后,是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黄建春团队十年如一日与合作社联合研发,用科技为品牌构建了真正的竞争壁垒。
记者了解到,在金山现代农业园里,常年活跃着上海市农科院各个研究所科研人员的身影,这些科研人员把廊下大地视为实验室,在帮助企业和合作社成长的同时,将科研目标对准全产业链,科研项目兼顾了实用性和先进性。
“过去十年,农业科研人员和农业经营者联合的成就是非常可观的,但毕竟是自发性质的联合,通过共建,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开展联合,方向更明确,成长会更快。”金山区廊下镇党委书记沈文说。
在构建全产业链中共成长
金山区和上海市农科院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能否成为一个激发共同成长的载体?近日记者走进枫泾镇,走访有着完整蔬菜茄果全产业链和正在构建新产业链的经营主体,期待窥一斑而知全豹。
时下,上海九丰蔬菜农博园里蔬果飘香,经理姚子斌和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沈海斌等几位同事在茄子种植区观察生长情况,包括“龙一”“绿琪儿”在内的5个上海市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硕果累累。记者了解到,自去年9月双方通过共建平台开展合作以来,这样的互动就成了常态,沈海斌和他的同事每周至少两次到农博园,帮助农博园选育符合上海市民需求的茄子、苦瓜、节瓜等蔬菜品种,同时新品种也通过九丰公司高产种植技术体系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得到更好推广。
“以茄子为例,市场需要适合烧烤、蒸煮、红烧等的品种,九丰实力再强也做不到面面俱到,必须和地方科研机构联合,我们到上海不久,人生地不熟,如果不是共建机制,跟农科院的合作不可能那么顺利。”姚子斌说。
以高产和品类丰富而知名的上海枫泾九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需要通过和农科院合作解决产品“入乡随俗”的问题,枫泾粽子第四代传承人陈勋则需要通过创建鲜食玉米产业链拓展企业产品线。
上海枫乡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每年生产销售80万个枫泾粽子,虽然在该领域独占鳌头,可粽子消费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厂房设备等资源几乎有半年时间空闲着,如果不能拓展出资源共享的新品类全产业链,企业无法做大做强不说,包括陈勋在内的粽子经营者希望为枫泾镇乡村振兴多出点力的想法也无法落地。因此,当陈勋考察了鲜食玉米产品在上海市场的趋势,当他得知枫泾镇政府有意把构建鲜食玉米全产业链作为产业振兴的一个新增长点,更重要的是,当他依托上海市农科院郑洪建团队的技术力量构建鲜食玉米全产业链时发现粽子加工设施基本能满足鲜食玉米加工需求,不需要太大投入,迅速和种植户形成了订单合作模式。
记者通过陈勋了解到,今年企业将因为鲜食玉米产业链而新增产值100万元以上,占粽子经营额的1/3。凭企业现有的加工能力和市场销售能力,鲜食玉米经营额超过200万元不是问题。
当然,不管是粽子加工企业还是镇政府,都看到了完善该产业链仍需要突破鲜食玉米品种、机械化、加工包装专业化等环节的技术问题,但是他们后顾无忧,因为上海市农科院玉米团队早就有这样的想法,在全市范围内寻找理想的合作者一起攻关,双方发自内心地希望相互成就彼此成长。
事实上,自从有了共建平台,上海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都已经行动起来,以各自的方式围绕金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各环节难点开展联合攻关。以稻米产业为例,因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罗利军团队入驻廊下,金山区形成了“八月飘香”品牌稻米全产业链,还因此形成了“稻米-生菜”轮作的新产业链。上海稻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黎明团队也加入了朱泾镇打造“稻花湾”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培育新品种、稳定已有特色品种等方式参与共建品牌价值链。
院区共建机制创新在先
要完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高的目标,靠一个科研人员、一个专业团队和经营主体们联合攻关,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完善产业链更是有待时日,只有在政产学研联合破题的机制下,才能最有效地破解全产业链的痛点难点问题,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问题是,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服务院区共建金山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
记者通过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金山区三方了解到,基于共建共识的机制创新已经走在了前面。
在资金方面,上海市农委出台了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资金聚焦共建的措施后,金山区农委也相应地明确了向精准对接特色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项目倾斜,《高产优质杏鲍菇和海鲜菇新品种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玻璃温室大棚蔬菜高效绿色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共建项目已进入上海市科技兴农顶层设计项目视野,项目资金预计超过1000万元;金山区科委也制定了助力共建的《金山区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实施细则(试行)》。
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上海市农委针对3个涉农区共建推出上海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相关制度措施,金山区则据此探索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基层农技推广机制,明确围绕金山优势或特色产业,在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新技术示范研究等方面与市农科院共同开展攻关。
科研团队是院区共建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区的第一力量。为此,上海市农科院推出了一系列制度性措施:一是农科院各相关研究所与金山区相关科技人员、企业基地合作社建立了贯穿全产业链的工作专班,形成常态化技术对接机制;二是将共建工作实施方案中8大类60项工作任务纳入2022年度科研工作和科技兴农工作考核;三是推行科技创新强农行动、平台建设添翼行动、人才培育“菁鹰”行动等“八大行动”计划。
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工作,既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上海金山正在扎实实践中。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