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百年前美国专家著作感叹的东方智慧,还在运用吗?上海农人交出新解答

来源:上观新闻 束涵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8-15 15:43:00 浏览次数: 【字体:

从传统农业模式中汲取智慧,创新实践生态循环模式。

“东方农耕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农业,东方农民是勤劳智慧的生物学家。”100多年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富兰克林·H·金考察东亚三国以精耕细作为特色的农耕体系后,写就《四千年农夫》并发出如此感叹。

从传统农业模式中汲取营养,创新实践生态循环模式,国内农业正走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当前,上海全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已创建两个整建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大、中、小生态农业循环利用体系,积极探索具有都市农业特色的生态之路。

产业链资源各尽其用

传统农耕体系孕育了怎样的智慧?在《四千年农夫》中,金有如下的洞察: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穿的东西则被用来做燃料……

汲取传统智慧、结合现代技术,上海正以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出高效为目标,探索种养殖领域创新发展新模式,让产业链上的资源实现各尽其用。

上海松林食品集团在金山廊下投产的楼房养猪项目,实现了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走出“猪—沼—菜”“猪—沼—稻”的农牧共赢新模式。

猪舍内配有一套环控系统,可实现除氨、除尘、除臭。在种养结合的基础上,猪场粪尿经三级厌氧处理使沼液达到国标要求,充分腐熟的沼液再经储存池内自动化泵还田,成为稻田、果园、菜园的优质液态有机肥料。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山廊下养猪项目共铺设管网约2万多米,2022年有机液肥(沼液)还田面积约9000亩,覆盖猪场周边蔬菜和水稻3000多亩,辐射上海金山廊下万亩良田和其他区域面积5000多亩。实现沼液还田近6.3万吨,可年产固体粪肥600吨,农田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遏制了土壤有机质降低,促进产业增收。

秸秆作为一种农业“废弃物”,曾经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一烧了之,不仅污染环境,还破坏土壤结构。随着创新处理工艺的推广,秸秆逐步实现变废为宝。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上海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超过98%。

在金山区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世界上最先进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技术工艺正在发挥效用。稻麦秸秆和禽畜粪便混合后,经过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转变为双孢蘑菇能够利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播种后在发酵隧道内进行集中发菌生产三次发酵培养料。

在这一工艺下,合作社可实现年产8万吨双孢蘑菇三次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84万平方米,鲜菇产量2.5万吨。不仅配送给周边及长三角地区的菇农,还出口到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

推进减量化生产

前段时间,一位行业专家来到嘉定马陆葡萄公园。当听现场负责人单涛说起,棚里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3%时,他叫人拿来一把铁锹往地下挖。铁锹插入土中2/3处,就出现了蚯蚓。在直观的佐证下,专家相信了这一数值。

良好的土壤,正是源于马陆葡萄公园多年来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的实践。为了提升土壤的健康度,马陆葡萄公园利用园区内有机物自制有机肥。“废弃的枝条不仅得到了循环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节约了购买商品肥料的成本。”单涛介绍。

公园还将其他植物加以巧用。比如,种植蚕豆等豆科绿肥,增加土壤含氮量;通过生草栽培的方式,增强土壤透气性,打碎还田堆放在葡萄根域时,高温天里既可降低地温,也可作为有机肥,为果树补充营养。

减量化生产,是生态循环农业的又一方面。“上海市持续推广高效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工作。近5年,市郊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5%和42%。”市农业农村委方面介绍,围绕生产全流程,上海正深入推进生态低碳农业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十三五”以来,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项,上海科学技术奖励75项。

罗利军团队从种源出发,研发出节水抗旱稻,并配套绿色栽培技术体系,可节水50%。目前全国年推广面积超过300万亩,亩产超过600公斤。在“一带一路”国家,也相继开展试种示范,产量比当地品种普遍增长20%以上。

上海农科院的周胜团队则是关注“水稻低碳种植方式”。“每种作物都有合适的施肥范围,即使施用过量的肥料,作物的吸收量也有限。”周胜以秸秆还田为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如果还田时机不当,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反而会大于土壤碳汇量。

为此,团队在基地设置了水稻试验田,通过对比施肥水平、肥料种类、轮作制度以及灌溉水量等控制变量,长期跟踪监测水稻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土壤碳汇能力,最终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形成稻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技术体系。

实现市民更广泛参与

目前,上海已创建两个整建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对于都市农业来说,环境友好型生产,不仅是提高农产品价值、差异化竞争的路径,也能以生态为基底,加强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推进旅游产品及项目开发,开展农事农趣体验微特色活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做一流农产品,要从维护生态环境开始。”经过多年的实践,马陆这个曾经无名的小镇与葡萄紧密连接在一起。为了提高城市客户的黏性,马陆葡萄公园开辟多个自采区,扩大品种类型,将自采时间从7月初提早到6月上旬,采摘时间长达100天。

一年一度的马陆葡萄节,既是重量级的品牌文化宣传,也是葡萄科技文化推广活动。随着这一地理品牌越来越响亮,当地正规划打造“一带一心两环三区”的生态空间。围绕嘉源海美术馆及相关资源,在目前民宿、采摘、观光、就餐等基础上,发展相关文创艺创产业。

站在三产融合的当下,业内人士正在展望农业的未来形态。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提出了“农业4.0”的概念,即与互联网工具密切结合,进一步纳入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同时,把乡村景观、乡土文化、本地化标志等纳入休闲旅游养生,进行多元开发。

这些探索的共同点,就是更大程度实现市民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生态农业。正在国内兴起的共享农场,可以看作是先期实践的模式之一。比如位于浦东的鹤丰农庄,长期坚持生态种植模式,并开展农园认养、桃子预售、土地租赁等业务,与城市居民建立起更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去年,农庄还专门辟出一块地,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迎接更多都市农夫的到来。

“我们希望增强彼此的信任感,吸引更多关注健康、农业文化、农业旅游的消费者,构建一个家庭和工作场景之外的田园社区。”创始人仇明惠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