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五年翻一番!生物经济风口已至,主动“造物”引发产业变革
近年来,全球生物经济表现亮眼:总量每五年翻一番,年增长率达25%至30%。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力争到2025年,我国生物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其中核心产业总量超过7.5万亿元。
10月20日,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沪召开,吸引了包括6位院士在内的56位专家、700多名与会者齐聚上海。从新药研发到大健康产业,从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到生物制造,来自院士专家的学术报告、案例分享,让人直观感受到生物经济时代正加速到来。
合成生物学变被动筛选为主动创造
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从自然界找寻新药“潜力股”,他们的触角已伸入几千米深的海底,这些人类尚未达到的地方有望发现全新的药物分子。不久前,武汉大学就从海洋与红树林共生的真菌资源中发现了一种化合物,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活性可能优于紫杉醇。
然而,传统的自然筛选模式无法满足临床和市场需求,中科院院士邓子新认为,需要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新药研发路径,变“被动筛选”为“主动创造”。
邓子新所说的“主动创造”就是合成生物学。2020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企业获得投融资78亿美元,是上年的2.5倍;麦肯锡的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价值将达1000亿美元,未来全球60%的物质生产可通过生物制造方式实现。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造物”路径,邓子新团队在合成长寿维生素抗衰老分子上取得了进展:服用法尼烯生物合成维生素E的小鼠可延寿25%至30%,而利用这种全新方式生产维生素E的企业产值一年间翻了十倍,填补了我国长期没有维生素E完整产业链的空白。
合成生物学引发的产业变革同样在化工领域上演。圆柚酮是香精香料市场上的重要添加剂,也用于生产无毒驱蚊剂。传统方法提取一公斤圆柚酮需要消耗40万个葡萄柚,因此其售价高达6000美元/公斤;而利用酵母发酵化学半合成圆柚酮的方法,生产成本比植物提取降低了1/3。而在生物芯片领域,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出的蜘蛛丝蛋白“光刻胶”生物相容性好,光刻过程全水溶液,无需多步催化反应,就可实现精细的图案加工。
生物育种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间的缺口高达上亿吨,如何解决大豆的进口依赖?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邓兴旺算了一笔账:目前中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32公斤/亩,大豆消费要实现全部自给自足,需要耕地7.6亿亩,是目前玉米和大豆播种面积的总和。如果能将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7.6亿亩土地上保持玉米产量的同时,可产大豆1.2亿吨。
然而,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田间管理中遇到一道难题,即玉米和大豆两种作物不能兼容同一种除草剂,在给大豆除草时必须保护玉米,否则除草剂会将玉米当成杂草一并除掉,反之亦然。利用生物育种技术,邓兴旺培育了我国第一个非转基因抗除草剂玉米品种,现在即使“两行玉米、四行大豆”间隔种植,喷洒同一种除草剂也不会减产。
作为本届学术年会东道主,上海市农科院院长蔡友铭表示,生物技术是未来农业的革命性技术,正推动新一轮农业绿色革命。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始终聚焦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生物育种研发应用,从源头保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供给安全,努力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
抢抓战略资源解决产业“卡脖子”难题
“基因资源是战略性资源,谁抓住了基因资源,谁就抢占了种业的高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陈松林说。他和团队利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抢占水产种业高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超70亿元。
半滑舌鳎是一种比目鱼,其最大特点是雌雄鱼相差很大。经过两年养殖后的雌鱼能长到两斤,而雄鱼还不到半斤。雄鱼生长慢、个体小、数量多严重限制了产业发展,而传统方法对此束手无策。
陈松林院士团队通过对半滑舌鳎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确定了性别关键基因。这是我国完成的第一个鱼类基因组测序成果,也是世界上首个发表的比目鱼基因组序列。破解性别基因密码后,困扰产业的半滑舌鳎养殖难题迎刃而解。
首个比目鱼基因组研究成果加速了我国鱼类基因组序列破译。陈松林透露,目前我国已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并发表的养殖鱼类共有50余种。他所在的黄海水产研究所相继培育了牙鲆“鲆优2号”、半滑舌鳎“鳎优1号”等抗病高产新品种,经济效益可观。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