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生“皴染”农业新质生产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是持有共享共生理念的农业科技人员实现自我成长、体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平台。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实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共享体系资源的同时以共生的理念积极参与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位首席科学家、八位岗位科学家、六位试验站站长为带头人的“风景线”,进一步提升上海市农科院服务上海服务全国能力水平的同时,还为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出了应有贡献,风景宜人。
上海农业规模之于上海经济总量和全国农业总量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五十个主要农业领域,上海农科院何以凭借共享共生理念成就独特风景?
服务全产业链获其位
“以新探索新成果发扬光大传统农业产业的时代价值,以着眼未来的担当储备农业产业发展科技力量,是上海市农科院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有所显示度的两大源头。相对而言,我们的科研团队更加注重全产业链技术突破,更加注重科技满足个性化功能性消费需求和品质生活追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蔡友铭说。
围绕全产业链、消费需求和品质生活追求,当是农业科研的思维逻辑和实践路径,当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自觉行为,然而,不得不承认,知行合一者不多。记者采访发现,基于传承和创新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一直走在农业科技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的路上,从未徘徊过。
食用菌是传统产业的代表,也是屡屡获得新生命力的农业产业之典型。过去二十年,世界见证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过去十年,食用菌产业在实现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实现有效衔接进程中的成就万众瞩目。如果没有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团队引领食用菌工厂化产业模式,如果不是该团队培育出香菇新品种的同时首创香菇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集约化生产模式,中国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的进程完全有可能推迟。
2023年12月18日,食用菌体系首席科学家谭琦(右一)在陕西略阳调研指导菌种生产。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团队围绕食用菌全产业链不断获得科技突破万众瞩目,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三位岗位科学家、七位体系专家花落食用菌所,实至名归。
记者发现,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内,除了食用菌栽培、品种改良、食用菌-产品加工岗位科学家,上海市农科院其他岗位科学家涉及大麦青稞育种技术与方法、水稻-抗旱稻育种、桃-体系采后处理与保鲜贮运等五个环节,综合试验站则涵盖了油菜、玉米、特色淡水鱼等六个产业。特别是特色淡水鱼试验站站长周文宗和他的团队,是体系中泥鳅、黄鳝产业唯一一支围绕全产业链进行攻关的科研团队。
提升产业竞争力稳地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围绕农产品开展农业科技攻关,目的是做大做强该品类农业产业,提升产业在国内国外两大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进入体系的科研团队除了获得稳定的国家级项目及经费资助,可以说是全方位收获了农业科技资源、机会等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养分,积极争取加入体系,自然是每一个团队梦寐以求的事。问题是,加入体系以后如何作为,如何体现有为,在稳定自身地位的同时,如何为后来者提供共享的机会?
分管科研的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赵志辉对每个团队情况如数家珍,那些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科研团队在产业界的形象地位,他也一清二楚。赵志辉告诉记者,建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来,上海市农科院的团队虽然还没有出现因末位而被淘汰的现象,但是,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表现各异,影响力及地位存在一定的反差。
记者采访发现,在上海市农科院参与的体系中,但凡积极自觉参与体系建设的团队,无一不是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获得优秀成果作出贡献的团队,也正是因为上述因果关系,团队在同行中的显示度就高,在体系中的地位也一年比一年稳固。
2018年6月,作物所玉米团队首次以黄淮海区唯一的鲜食玉米团队身份加入体系,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应运而生。2022、2023年的体系考核都获得了优秀,表现抢眼。其背后,是团队围绕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开展技术储备和科研攻关活动中的真才实学表现,在提升鲜食玉米产业竞争力的进程中堪称卓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起长三角最大的鲜食玉米种质库;二是培育出省市级以上审定玉米新品种33个,其中“申科甜811”连续入选2023、2024年全国农业主导品种;三是品种转让收益突破1000万元;四是自2019年以来四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郑洪建(左二)和国家玉米体系岗位专家在基地查看玉米长势。
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玉米中心主任王慧告诉记者,团队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也很自豪,主要是得益于共享了体系的各种资源和机会,领悟了只有和体系共生才能有成就感获得感,团队每一位成员都珍惜身在体系的机会,也自觉为这个体系的发展贡献着汗水和智慧。
记者发现,不管是岗位科学家、体系专家还是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共享体系资源和机会的质量越高,和体系共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越大,团队、个人的影响力也随之水涨船高,从而形成体系、团队、个人发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局面。
找准特色助力体系向未来
共享体系资源,积极主动和体系共生,应是每一位加入体系的科研人员的共识,反差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拥有全产业链思维逻辑和创新实践是一方面,围绕差异化形成特色,是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上海特色淡水鱼综合试验站及其团队的成长轨迹,在助推体系高质量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值得体系内、体系外的农业科技人员思考学习。
上海市现代产业技术体系被誉为上海农业科技的四梁八柱,中华绒螯蟹和南美白对虾位列其中,然而,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淡水鱼品类中,周文宗团队在竞聘中胜出,并于2021年为上海争取到了特色淡水鱼上海综合试验站的平台,究其根本,在于周文宗团队的科研特色——专注于泥鳅、黄鳝的全产业链科技攻关。
泥鳅被称为水产业中的软黄金,黄鳝更是一身都是宝,在追求功能性营养食品和品质生活时代,在农产品普遍过剩的历史时期,泥鳅、黄鳝市场价稳量增,足以证明泥鳅、黄鳝产业发展的潜能,因此,谁能破解从种苗到养殖效率的科技难题,利用优质黄鳝种苗、高效养殖模式等“独门秘籍”提升产业竞争力,谁就能获得独特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
特色淡水鱼上海综合试验站站长周文宗(右三)和团队成员在黄鳝设施化养殖基地察看黄鳝生长情况。
自2011年以来,周文宗及其团队依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获得一系列科研成果,从建立全国最大的黄鳝泥鳅种质资源库、成功培育黄鳝优质种苗、形成高效养殖模式到立体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几乎以“一己之力”形成了黄鳝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加入特色淡水鱼产业体系之后,周文宗团队更是如鱼得水,围绕全产业“攻城拔寨”,于2023年突破了小规模制备黄鳝蛋白肽,极大提升了黄鳝产业的附加产值。
更为可贵的是,因为黄鳝产业科技力量的“捉襟见肘”,还未能形成完整的岗位科学家、体系专家、综合试验站的结构,周文宗及其团队名义上只是承担了上海特色淡水鱼综合试验站的任务,实际上,始终站在全国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开展科研推广工作。
对此,周文宗表示,面向功能性食物消费和品质生活时代,体系肯定会强化并丰富特色产品,体系内的科研人员理应站在未来农业产业的路标上参与并完善体系的特色,围绕特色各美其美,助力体系走向未来。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