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媒体聚焦>详细内容

揭开生物育种的“神秘面纱”

来源:农民日报  朱梦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9-24 09:03:33 浏览次数: 【字体:

  揭开生物育种的“神秘面纱”

    吴潇团队在进行生物育种知识科普。

  “平时我会利用出差乘火车、候机甚至是医院排队等候看病等各种场合随时随地做科普,如果正好有人问起‘转基因食品可以吃吗’之类的问题我就会很开心,因为我的机会来了。”从2014年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安全评价研究卓越团队首席研究员、全国转基因标委会委员吴潇就在科研之余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推广以“转基因技术”为重点的生物育种知识,致力于提高大众对生物育种产业化的科学认知。

  生物育种产品的安全性是大众最关注的话题。为了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知识,吴潇带领团队公开发放了5000余份调查问卷,并据此总结出大众最关注的30个问题。吴潇设计了生物安全评价系列科普图片,便于大众了解生物育种产品的安全性评价过程。为了追寻事实真相,了解欧美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真实态度,吴潇前往7个国家的21个城市进行调研,为转基因科普积累了第一手数据和材料,并制作了科普课件。

  单一的讲解难以让大众领悟转基因相关的科学知识,吴潇便将科学与人文艺术、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创作了不同深度和类型的科普作品。她制作了全国首个科普VR《除草剂玉米培育》,参与者可以化身科研人员进入虚拟实验室,亲自体验耐除草剂玉米基因层面的实验操作和培育全过程。她还创作了生物育种科普情景剧《辨出转基因》,同时结合录制的转基因大豆检测视频进行科普,有效破除了“从外观上可看出转基因大豆”的谣言。

  为了拓展作品传播渠道,最大程度惠及公众,吴潇团队立足长三角地区,成立了全国生物育种科普联盟,依托37家科普联盟单位、45家图书馆和136所学校将科普作品影响力辐射全国。同时,联合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对304名生物教师进行培训,实现知识普及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多年来,吴潇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为大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