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上海水稻第一镰“八月香”在金山廊下收割

来源:基因中心 作者:周佩雯 发布时间:2020-08-20 09:19:27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18日上午,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八月香”田间观摩会暨“八月香”开镰观摩会在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金山综合试验站顺利举办。此次现场观摩会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市金山区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中心承办,市农业农村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国坤,市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市粮储局党组书记、局长殷欧,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叶军平,金山区党委副书记信亚东、副区长吴瑞弟,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副院长许复新等领导出席观摩会议。会议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龚丽英主持。

百亩水直播旱管种植的“八月香”示范片长势喜人,金黄的稻穗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引来大家争相称赞。会议现场举行了“上海第一镰”收割仪式,随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今年上海地区最早的新大米即将上市。与会人员还考察了八月香缓释肥梯度试验和机械覆生物降解膜旱播旱管试验示范,并对试验站开展的节水抗旱稻相关研究和田间高通量表型检测系统进行了观摩。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代表基因中心科研团队对“八月香”稻米的选育、种植过程作了详细介绍。“八月香”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最新选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其生育期只有105天。活动现场展示的稻田于今年5月10日播种, 8月18日收获上市,比上海常规粳稻可提前50天左右收获。同时八月香再生能力强,作为“再生稻”,头季稻收割后,可采用再生稻种植管理,10月份可再收一季晚稻稻谷,亩产量较普通早稻可提高50%。也可通过“稻谷+蔬菜”的种植模式,轮茬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提高亩产值,助农户增收。

“八月香”不仅早熟,品质更优,成品米外观晶莹剔透,米质更是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八月香”通过直播旱管,生产过程中可减少50%左右的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属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品种,不仅能够为农户节本增效,为市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大米,又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上海水稻种植模式和品种结构优化需要的品种。

活动现场,基因中心还与种业公司、米业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四方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八月香”生产、销售渠道。米业公司愿意高于市场价10%直接从种植户处收购“八月香”稻谷。上海一直缺少早熟优质的稻米品种,“八月香”的推出满足了农户对新品种的需求及上海市民8月份吃到新大米的愿望。明年起,基因中心将扩大“八月香”生产面积,满足市场对早稻米的需求。

市水稻研究和育种栽培专家,水稻种子公司和米业公司负责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大户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此次观摩会议。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