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群
  • 全站群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英文版
  • 作物所
  • 林果所
  • 园艺所
  • 食用菌
  • 畜牧所
  • 生态所
  • 信息所
  • 生物所
  • 质标所
  • 服务中心
  • 庄行试验站
  • 科立特
  • 信息化办公室
  • 新品种测试中心
  • 国家家禽中心
  • 上海杂草
  • 食用菌学会
  • 百信
  • 瑞丰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我院承办第367期东方科技论坛“农业合成生物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研讨会”

来源:生物所 作者:宋丽莉 发布时间:2025-03-31 09:19:3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3月27-29日,第367期东方科技论坛“农业合成生物学赋能新质生产力”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邓子新担任本次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高召兵,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胡睦,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我院副院长沈晓晖主持。

市科委生命科技处、市农业农村委科学技术处、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管理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科技合作处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我院科研管理处、生物所、作物所、食用菌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等80余位嘉宾、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共同探讨农业合成生物学前沿技术突破、应用模式创新以及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上海农业科技发展出谋划策。

邓子新表示,农业合成生物学不仅是基因密码的重构,更是对农业生产范式的重新定义,当前农业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构建创新共同体、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生物学、工程学、信息学等深度交叉,弥合产学研断层,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商业应用的有机衔接。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们以战略眼光洞察前沿趋势,以务实态度探索可行路径,借助此次交流平台,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加速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注入强大动力。

黄和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本次论坛聚焦农业特色服务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高度契合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型发展需求。本次会议的召开将通过思想碰撞形成创新合力,共促绿色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

高召兵指出,本次论坛汇聚领域专家,共探合成生物学驱动农业变革路径,希望与会专家凝聚产学研共识,凝炼战略性建议,为合成生物学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胡睦指出,上海正加速建设合成生物学创新策源高地,希望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突破。他强调,合成生物学可突破都市农业资源瓶颈,通过作物性状改良、微生物固氮等技术减少化肥依赖,利用生物转化拓展产业链价值,并助力生态治理。未来需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生态,打通实验室到田间转化通道,前瞻性布局生物安全治理,推动合成生物学成为农业变革核心引擎。

蔡友铭指出,农业合成生物学正驱动农业向高效绿色转型,我院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研发出自发光烟草、水稻分子农场等创新成果。希望借助本次高端、开放、多元的交流平台,各位学者能够畅所欲言,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为农业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升级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科学技术处处长徐杰表示,合成生物学正引领全球农业技术变革,上海以建设科创中心为契机,加速农业科技创新突破。通过基因编辑培育抗逆作物、微生物合成高附加值制剂、构建废弃物循环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提效、资源集约与生态改善,响应“双碳”目标。希望与会专家针对技术转化瓶颈,强化政产学研用协同,搭建金山区等示范基地,加速成果落地。聚焦种源安全、低碳循环农业等领域,聚力突破生物肥料、生物农药迭代升级,以科技赋能农业减污降碳、提质增效。

主旨报告环节由邓子新院士主持,南京师范大学黄和院士团队施天穹副教授和北京齐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赵天萌分别作题为“合成生物学赋能植物生长调节剂绿色生物制造”“精准基因编辑的开发与应用”的精彩报告。专题报告分“合成生物学关键技术与工具创新”“农业合成生物学技术创新应用”“生物制造技术助力农业合成生物学”三个议题进行,13位专家围绕三个议题分别介绍了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思考。与会专家就“合成生物学如何助力上海农业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交流,建议上海市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构建合成生物学创新平台,培养引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在生物制造、生物肥料、天然产物合成等方面重点布局,支撑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

我院生物所所长施标代表论坛承办单位对长期支持我院工作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感谢,表示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我院农业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将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农业生物制造新赛道上抢占创新高地。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共同发起,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环境)重点实验室(上海)和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联合承办。

351320aabab14c88a95277958514a29e.Pn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本次论坛执行主席邓子新致欢迎辞

d461395b6b154ffb89cd41e1a4bac56e.Jpeg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黄和视频致辞

9974b719b32e4fe5b37607449fc28542.Jpeg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高召兵致辞

1c3dfc612e9b417b8f5409d8ac8ec24a.Jpeg

上海市科委二级巡视员胡睦致辞

dd0ad43c6e9544af881eed0b0ee3c6cd.Png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致辞

8522cd35a05e470586281e49284c4717.Png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沈晓晖主持论坛开幕式

527cf7856db64a49869facdbfe1e85da.Jpeg

上海市农委科学技术处处长徐杰致辞

2bcfe5a85b9744ec81942895722c313e.Jpeg

施天穹副教授作主旨报告

eba5071a2e704d1993d6f1a2b3f7e32e.Jpeg

赵天萌博士作主旨报告

4b9f220647364648b75b4b627c3e3007.Jpeg

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

77208853917e4928baf54ca963aa1d6f.Jpeg

参会专家、代表合影

0d839a35764847f7a9799d1eb6a350c7.Jpeg

论坛现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