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信息>详细内容

我院三项科技成果获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来源:科研管理处 作者:钱群丽 发布时间:2024-10-23 14:31:48 浏览次数: 【字体:

10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2023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共授予奖项214项(人)。我院主持完成的2项科技成果和作为第三完成单位的1项科技成果名列其中,分别荣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设施园艺研究所张永平研究员领衔完成的“抗病抗逆优质甜瓜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针对甜瓜在高温多雨、低温弱光环境下白粉病和蔓枯病危害严重,聚合优质多抗的育种技术滞后,优质且兼具抗病抗逆的品种稀缺的问题,成功建立了甜瓜抗病抗逆优质资源评价方法,研发出抗白粉病和抗蔓枯病分子标记,构建甜瓜抗病基因聚合育种技术,通过远缘杂交诱导培育出甜瓜双单倍体,创制出抗病抗逆优质甜瓜骨干亲本33份;培育出优质兼具抗病抗逆多样化的系列甜瓜新品种9个,成为国内设施甜瓜主产区主栽品种;根据不同品种特性,建立了新品种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推动了设施甜瓜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016d085612dd4d7492fd8b77784ca43c.Jpeg23284cacee6642528f85d385742ab2b3.Jpeg

74c7a314724f40e595bae6743de0d730.Jpeg

2919fd69374c413d8ccc50607892c07b.Jpeg

(抗病抗逆优质甜瓜系列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郑洪建研究员领衔创作的“‘鲜食玉米文化与健康生活’系列科教片”,获科学技术普及奖二等奖。该系列科教片是团队在鲜食玉米营养功能研究和品种选育的长期实践基础上精心制作而成,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鲜食玉米的科学内涵和营养价值,是全面展现鲜食玉米从种子到消费全过程的科普作品。科教片从玉米野生种大刍草到糯玉米起源地云南,探秘其起源驯化和饮食文化,邀请院士详述鲜食玉米育种技术发展史,同时通过专业性描述、故事叙述、航拍等表现形式,解析了鲜食玉米在风味和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玉米的原因。本片通过多种形式传播,累计受众5298万人次,其中省市级电视台播放5222万人次,种子企业播放62万人次,网络传播14万人次,获国家著作登记权5项。

9c1b1acad3a3492abc06cc9da1805000.Jpeg

81db2dcacd974ad699fdaa6773f92c0d.Jpeg

2cd84b6a65f849ddaf543a245840774f.Jpeg

(‘鲜食玉米文化与健康生活’系列科教片)

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白冰研究员及其团队,参与了上海理工大学主持申报的“食品中化学危害物的识别材料精准设计及检测关键技术”(单位排名第三),获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我院主要开展国产化高性能色谱材料的开发以及化学危害物高效确证检测体系的构建等相关研究。其中,化学危害物高效确证检测体系已广泛应用于各级政府对上海市蔬菜、水果、食用菌、肉蛋奶、鱼虾蟹等各类食品的安全检测工作。该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也有效推动了相关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6f5f0563e6704d278d5642c6706716c7.Jpeg

(食品中化学危害物的识别材料精准设计及检测关键技术)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